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1:2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当代公民需要接受一定的技术教育。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教育力求使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即在强调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化学学科具有与技术密切联系的优势,在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也存在很多渗透技术教育的元素,为化学教学与技术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在中学化学课程中渗透技术教育,本研究力图在明确技术教育内涵的前提下,通过对教材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为广大教师提出教学建议,希望达到在化学课程中落实技术教育的目的。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技术教育的内涵,本研究提出了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整体思路,包括:明确中学化学课程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内涵;基于课程主题深入分析技术教育内容;分析学生的已有技术素养;围绕技术教育的内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组织实施教学并开展教学评价。并且围绕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提出了六条教学策略: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技术学习热情;利用技术设计活动,深化学生的技术素养;结合技术发展史料,促进学生对技术内容的理解;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引导学生比较实验室方法与工业技术方法的异同;使用高科技手段,引领学生认识技术前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化学生的技术认识。本研究还针对上述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策略,进行了“氮的循环”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实践效果证明:本研究提出的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图文】:

柱状图,柱状图,硝酸,离子生成


图 6-1 第 1 题统计结果柱状图第 2 题 2 题,笔者是这样赋分的:选择 D 选项得 1 分,其他选项或不选为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正答率都约为 80%,这说明经过教学,学,硝酸即具有酸的通性也具有氧化性,并且浓硝酸易分解,因此浓试纸变红后又褪色,硝酸能与碳酸钠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强酸可以氧化硫离子生成硫酸。表 6-2 第 2 题统计结果 人数 得 0 分 得 1 分 平均分 班 45 17.1% 82.9% 0.83 班 45 20% 80% 0.80

柱状图,柱状图,对照班,硝酸铜


图 6-2 第 2 题统计结果柱状图 题,笔者是这样赋分的:选择 B 选项得 1 分,可以判断出浓硝酸即具有性,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气体,生成硝酸铜表现出酸现出氧化性,其他选项或不选为 0,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班的班的正确率,笔者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在实验班对这一部分的对照班讲解较为仔细并且让学生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练习,因此,所以,对于细节知识的讲解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表 6-3 第 3 题统计结果人数 得 0 分 得 1 分 平均分 标准差45 22.9% 77.1% 0.77 0.42045 14.3% 85.7% 0.86 0.350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8;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全省信息技术教育(电教)工作座谈会在温州召开——省市分管厅局长、电教馆长共同研讨“十一五”开局之年工作[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2 胡永跃;;弘扬技术教育特色——试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03期

3 隗继胜;;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10期

4 秦妍;;2017,站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起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1期

5 管巍巍;;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J];教书育人;2017年04期

6 卢欣;;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17年02期

7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7年栏目设置及稿件方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6期

8 凌秋虹;;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的提升——回归信息技术教育之本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8期

9 刘向永;;Scratch和创新力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11期

10 梁凯华;;从技术本质价值追问技术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萍;;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二卷)[C];2006年

2 付亦宁;;博客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覃钧;;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的信息素养[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顾建军;;中小学技术教育的新架构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聂照民;王新程;;适应信息化要求,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兼谈济南电大的教育信息化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林春才;;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盛新文;;信息技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A];2015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8 单从凯;杨雪红;;迎接技术教育的挑战: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陆永良;;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完善[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蒋万里;;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真;英学者呼吁政府支持高等技术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2 江苏省宿豫职教中心 张雷;中职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3 袁琳婷;搞好农民技术教育的关键环节[N];山西日报;2000年

4 山东省高唐县梁村中学 王德生;浅谈农村中小学如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山西科技报;2010年

5 记者 张丽辉;抓住机遇搞好职业技工技术教育[N];河北日报;2005年

6 记者 常姗姗;5到10年我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N];科技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祝亦楠 孟婧;科学、技术教育融合是未来方向[N];江苏科技报;2015年

8 翟立原;技术教育课聚合认知和技能[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潮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林保全;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N];潮州日报;2009年

10 吴兆雷;让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进入学习自由王国[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2 林润燕;中国共产党技术教育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柯娃嘉;加纳高等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罗觅嘉;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学生组织协同培养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方鸿志;技术教育的历史与逻辑探析[D];东北大学;2009年

6 陈向阳;走向澄明之境—技术哲学视阈中的技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苹;面向技术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曹影;高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井仁仁;开源硬件对技术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茵;美国21世纪技能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5 肖大鹏;英国技术教育在上海[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

6 吴亚美;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苏洵;国际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学科转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曾林晖;信息技术教育的“人为”性与“为人”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白连顺;当前农村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林亚辉;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81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681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