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希望哲学看道德教育的价值立场及其改变

发布时间:2020-12-20 20:48
  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仅仅局限于现实生活和功利立场,关注外部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学习,以及道德规范的适应和执行,对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缺少关注和教育,对富有理性想象的道德问题,包括道德价值和精神信仰等问题缺少思考。更富理想的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希望、理想和信仰的生活和想象,使学校德育从现实生活走向理想世界,从道德规范走向心灵建构。这样的教育价值要求重建德育的目的、体系和方法,要求德育工作从传统和习惯中走出来。 

【文章来源】:教育评论. 2019年12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不能让日常道德锁定学校德育
二、用希望意识改造德育的平庸主义
三、德育需要一次价值体系的重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信仰现状的调查与信仰教育的思考[J]. 殷丹.  湖南社会科学. 2011(02)
[2]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基于终极关怀的学校德育目的研究[J]. 李菲.  教育学报. 2006(06)
[3]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中立与价值蕴涵[J]. 刘晓明,王丽荣.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01)
[4]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J]. 姜俊和.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2)
[5]迈向“灵性”的教育——华德福教育透视[J]. 高岚.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2(01)
[6]存在:从迷惘到自由——海明威与存在主义[J]. 张瑞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7]教育的变与不变——永恒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现代启示[J]. 刘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8]道德的虚无与人类的尊严——兼论道德教育的目的[J]. 王啸.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6)

博士论文
[1]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黄慧娟.福建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8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928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