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基于收入分布与不同群体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03-05 03:28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收入分布和性别、城市规模及代际三个群体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伴随收入分位的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收益变化趋势,收入分位越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回报越高,初中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回报越低。在不同收入分位上,女性的教育回报均高于男性;当收入分位较低时,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分别高于大城市和老一代农民工,但随着收入分位的提高,则后者的教育回报先后实现反超。教育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收入差距具有不同影响,不同性别农民工教育回报的差异较小;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农民工有更好的教育回报;教育的禀赋优势,尤其是更丰裕的高等教育禀赋,则是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超越老一代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收入分位上的教育回报及趋势拟合线
3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qks.hunau.edu.cn/2019年4月图2男性和女性不同学历回报的比较在对性别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表4显示,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在不同的收入分位点上,男性农民工的收入均高于女性,且二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源自系数差异。教育相关变量的分解结果显示,从特征差异看,男性农民工大学以下学历的禀赋高于女性,“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禀赋低于女性,而从系数效应看,女性相对更高的教育收益率则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现实中,教育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禀赋效应和收益效应的综合作用,而如果将教育相关变量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中对应参数相加,不难发现,尽管数值多为负,但其参数值相对于总差异而言极小,这意味着即便教育有减少性别收入差距的倾向,其对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也极其有限。换言之,在性别收入差异的形成中,教育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表4基于性别的收入差异分解特征差异系数差异样本总差异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全体0.233***0.010***0.004***0.008***-0.002*0.227***-0.014***-0.011***-0.0030.1分位0.092***0.0010.008***0.011***-0.002*0.093***-0.085***-0.050***-0.059***0.2分位0.380***0.001**0.002***0.003***-0.000*0.380***0.010**0.008***0.012***0.3分位0.181***0.004***0.003***0.005***-0.001*0.180***-0.022***-0.018***-0.022***0.4分位0.178***0.002***0.001***0.002***-0.000*0.174***0.016***0.013***0.021***0.5分位0.324***0.002***0.001***0.002***-0.000*0.323***0.0020.0010.003***
3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qks.hunau.edu.cn/2019年4月图2男性和女性不同学历回报的比较在对性别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表4显示,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在不同的收入分位点上,男性农民工的收入均高于女性,且二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源自系数差异。教育相关变量的分解结果显示,从特征差异看,男性农民工大学以下学历的禀赋高于女性,“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禀赋低于女性,而从系数效应看,女性相对更高的教育收益率则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现实中,教育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禀赋效应和收益效应的综合作用,而如果将教育相关变量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中对应参数相加,不难发现,尽管数值多为负,但其参数值相对于总差异而言极小,这意味着即便教育有减少性别收入差距的倾向,其对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也极其有限。换言之,在性别收入差异的形成中,教育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表4基于性别的收入差异分解特征差异系数差异样本总差异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全体0.233***0.010***0.004***0.008***-0.002*0.227***-0.014***-0.011***-0.0030.1分位0.092***0.0010.008***0.011***-0.002*0.093***-0.085***-0.050***-0.059***0.2分位0.380***0.001**0.002***0.003***-0.000*0.380***0.010**0.008***0.012***0.3分位0.181***0.004***0.003***0.005***-0.001*0.180***-0.022***-0.018***-0.022***0.4分位0.178***0.002***0.001***0.002***-0.000*0.174***0.016***0.013***0.021***0.5分位0.324***0.002***0.001***0.002***-0.000*0.323***0.0020.0010.0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及其分解——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J]. 周春芳,苏群.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6)
[2]农业转移人口地域歧视的工资效应分析[J]. 周文良,应琦,谌新民. 南方经济. 2018(03)
[3]教育、户籍转换与城乡教育收益率差异[J]. 赵西亮. 经济研究. 2017(12)
[4]教育扩张下流动人口教育收益率与收入差距[J]. 郑猛. 教育与经济. 2017(05)
[5]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差距——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分解[J]. 陈技伟,张广胜,郭江影. 南方人口. 2017(03)
[6]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兼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现实意义[J]. 方超,罗英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不同出生年代组流动人口相对教育回报率的变化[J]. 郝翠红,李建民. 南方人口. 2017(02)
[8]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城乡户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来自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经验证据[J]. 谭静,余静文,李小龙.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1)
[9]教育回报率的职业差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基于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J]. 王静,武舜臣. 教育与经济. 2015(06)
[10]婚姻对女性工资的影响:升水还是诅咒?——来自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证据[J]. 陈昊. 世界经济文汇. 2015(02)
本文编号:3064496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收入分位上的教育回报及趋势拟合线
3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qks.hunau.edu.cn/2019年4月图2男性和女性不同学历回报的比较在对性别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表4显示,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在不同的收入分位点上,男性农民工的收入均高于女性,且二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源自系数差异。教育相关变量的分解结果显示,从特征差异看,男性农民工大学以下学历的禀赋高于女性,“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禀赋低于女性,而从系数效应看,女性相对更高的教育收益率则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现实中,教育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禀赋效应和收益效应的综合作用,而如果将教育相关变量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中对应参数相加,不难发现,尽管数值多为负,但其参数值相对于总差异而言极小,这意味着即便教育有减少性别收入差距的倾向,其对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也极其有限。换言之,在性别收入差异的形成中,教育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表4基于性别的收入差异分解特征差异系数差异样本总差异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全体0.233***0.010***0.004***0.008***-0.002*0.227***-0.014***-0.011***-0.0030.1分位0.092***0.0010.008***0.011***-0.002*0.093***-0.085***-0.050***-0.059***0.2分位0.380***0.001**0.002***0.003***-0.000*0.380***0.010**0.008***0.012***0.3分位0.181***0.004***0.003***0.005***-0.001*0.180***-0.022***-0.018***-0.022***0.4分位0.178***0.002***0.001***0.002***-0.000*0.174***0.016***0.013***0.021***0.5分位0.324***0.002***0.001***0.002***-0.000*0.323***0.0020.0010.003***
3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qks.hunau.edu.cn/2019年4月图2男性和女性不同学历回报的比较在对性别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表4显示,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在不同的收入分位点上,男性农民工的收入均高于女性,且二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源自系数差异。教育相关变量的分解结果显示,从特征差异看,男性农民工大学以下学历的禀赋高于女性,“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禀赋低于女性,而从系数效应看,女性相对更高的教育收益率则有助于缩小性别收入差距。现实中,教育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禀赋效应和收益效应的综合作用,而如果将教育相关变量的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中对应参数相加,不难发现,尽管数值多为负,但其参数值相对于总差异而言极小,这意味着即便教育有减少性别收入差距的倾向,其对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也极其有限。换言之,在性别收入差异的形成中,教育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表4基于性别的收入差异分解特征差异系数差异样本总差异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总和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全体0.233***0.010***0.004***0.008***-0.002*0.227***-0.014***-0.011***-0.0030.1分位0.092***0.0010.008***0.011***-0.002*0.093***-0.085***-0.050***-0.059***0.2分位0.380***0.001**0.002***0.003***-0.000*0.380***0.010**0.008***0.012***0.3分位0.181***0.004***0.003***0.005***-0.001*0.180***-0.022***-0.018***-0.022***0.4分位0.178***0.002***0.001***0.002***-0.000*0.174***0.016***0.013***0.021***0.5分位0.324***0.002***0.001***0.002***-0.000*0.323***0.0020.0010.0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质量差异及其分解——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J]. 周春芳,苏群.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6)
[2]农业转移人口地域歧视的工资效应分析[J]. 周文良,应琦,谌新民. 南方经济. 2018(03)
[3]教育、户籍转换与城乡教育收益率差异[J]. 赵西亮. 经济研究. 2017(12)
[4]教育扩张下流动人口教育收益率与收入差距[J]. 郑猛. 教育与经济. 2017(05)
[5]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及其工资差距——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分解[J]. 陈技伟,张广胜,郭江影. 南方人口. 2017(03)
[6]中国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兼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现实意义[J]. 方超,罗英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7]不同出生年代组流动人口相对教育回报率的变化[J]. 郝翠红,李建民. 南方人口. 2017(02)
[8]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城乡户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来自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经验证据[J]. 谭静,余静文,李小龙.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1)
[9]教育回报率的职业差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基于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J]. 王静,武舜臣. 教育与经济. 2015(06)
[10]婚姻对女性工资的影响:升水还是诅咒?——来自中国家庭收入调查的证据[J]. 陈昊. 世界经济文汇. 2015(02)
本文编号:3064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6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