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现状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16:38
  社会支持感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是个体社会支持感形成的关键时期。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具有人数多,寄宿年龄小、家庭教育影响减弱等特点。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感不仅与其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关,也是影响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的:调查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现状,并以团体心理辅导为手段对其社会支持感进行提升。方法:本研究对《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蒙文翻译并修订,调查827名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感现状、特点,探讨其存在的内部差异,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个体的社会支持感水平。结论:(1)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总体水平较好。(2)主观支持维度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支持利用度维度在住宿经历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学阶段寄宿的初中生的支持利用度水平低于小学阶段非寄宿的初中生。(4)社会支持感总分及三个维度均存在年级差异。初一年级与初二年级的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初一和初三、初二和初三的社会支持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初三的社会支持...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依据
        1.4.1 理论依据
        1.4.2 现实依据
第2章 社会支持文献简述
    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2.2 学生群体的社会支持的来源
        2.2.1 家庭支持
        2.2.2 教师支持
        2.2.3 同伴支持
    2.3 社会支持作用机制
    2.4 社会支持测量
    2.5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研究
        2.5.1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相关研究
        2.5.2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干预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研究构想与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4 基本概念的界定
        3.4.1 社会支持感
        3.4.2 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
第4章 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调查及分析
    4.1 调查过程
        4.1.1 量表翻译
        4.1.2 问卷预测及分析
        4.1.3 问卷正式施测
    4.2 蒙古族初中生社会支持水平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4.2.1 社会支持感水平总体特征
        4.2.2 社会支持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4.2.3 社会支持感在小学阶段是否寄宿上的差异分析
        4.2.4 其他人口学变量对社会支持感的差异分析
        4.2.6 年级对社会支持感的方差分析
    4.3 讨论
        4.3.1 对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总体水平的讨论
        4.3.2 对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的差异分析与讨论
第5章 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干预研究
    5.1 实验对象
    5.2 实验设计
    5.3 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5.3.1 社会支持团体辅导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5.3.2 社会支持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5.3.3 社会支持团体辅导的单元活动设计
    5.4 干预结果
        5.4.1 实验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感水平对比
        5.4.2 对照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感水平对比
        5.4.3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社会支持感水平对比
    5.5 干预效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点
        6.2.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量表(汉)
附录2:蒙古族寄宿制初中生社会支持感量表(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邢怡伦,王建平,尉玮,闫煜蕾.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2]青少年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社会支持的性别效应[J]. 谢笑春,雷雳,牛更枫.  心理科学. 2016(05)
[3]中学生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J]. 赵科,杨丽宏,赖怡,杨叶青,杨明宏.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7)
[4]中学生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抗挫折能力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罗利,周天梅.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4)
[5]生态移民初中生文化融入与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J]. 丁凤琴,景娟娟.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6)
[6]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J]. 侯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
[7]中职女生心理弹性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J]. 王莹,蒋兆楠,李杰,姜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
[8]社会支持对抑郁影响的中介模型探讨[J]. 崔丽霞,刘娟,罗小婧.  心理科学. 2014(04)
[9]初中流动儿童的内隐群体偏爱、社会支持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J]. 丁芳,吴伟,周鋆,范李敏.  心理学探新. 2014(03)
[10]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J]. 江琴,Bj?rn Albin.  中国学校卫生. 2014(0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及团体干预研究[D]. 周婷.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社会支持对民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刘毅.云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9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159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