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13:39
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整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与身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技术支持下家校之间的互动已成为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新渠道。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以往研究的经验,对于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设计,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家庭方面与学校方面之间的互动,将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充分融合起来,最终合力帮助学生的整体发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国内外家校互动的现状和当前家校互动的平台,发现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相对简单、互动的频率较低、大多数在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下主动进行联系以及内容较为单一等等,这些问题正在影响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结合移动终端支持的家校互动现状以及对平台需求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移动家校互动平台的可行性和功能要求。然后从平台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功能需求以及各模块内容等方面设计出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完成后进行功能开发。功能实现后结合TAM技术接受模型的评价标准,对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进行评估,用等级评分的方式进行在线测评,主要来自平台的功能、平台的易用...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开展中小学家校互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教育政策的改革为家校互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家校互动平台的开发提供可靠支撑
二、研究现状
(一)家校互动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共同责任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五、概念界定
(一)家校互动
(二)家校互动平台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
七、论文框架
第一章 家校互动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统计
(一)基本信息情况
(二)家校互动的现状调查
(三)移动端家校互动平台的需求调查
四、调查小结
(一)家校互动的现状分析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浅析现有家校互动平台弊端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理念
(一)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关系
(二)可视化呈现学生档案
三、家校互动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
四、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分析
(一)教师用户
(二)家长用户
(三)管理员用户
五、家校互动平台的非功能性分析
(一)使用性
(二)操作性
(三)安全性
(四)稳定性
(五)维护性
第三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模块设计
一、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目标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原则
(一)便捷性原则
(二)可靠性原则
(三)美观性原则
(四)免费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三、家校互动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
四、家校互动平台的模块详细设计
(一)即时通讯
(二)公告通知
(三)学习资料
(四)学生档案
五、家校互动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一)学生信息表
(二)管理员信息表
(三)教师信息表
(四)家长信息表
(五)学生成绩表
(六)学习资料表
第四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实现
一、家校互动平台的整体结构
(一)开发环境选择
(二)服务器选择
(三)数据库选择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环境搭建
(一)安装运行环境
(二)搭建服务器
三、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
(一)注册登录设计
(二)教师界面设计
(三)家长界面设计
(四)互动界面设计
(五)学生档案设计
第五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评估
一、调查表设计与发放
(一)调查表设计
(二)调查实施
二、数据结果与分析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互动平台设计与实现[J]. 刘红梅,王向军,曲爱玲,张义. 信息系统工程. 2017(10)
[2]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家校互动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 秦铭新,陈仕品,安凯强.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17)
[3]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交流途径”构建与实践[J]. 孙方,李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10)
[4]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发展的探索[J]. 黄河清,吴怡然,朱敏燕. 基础教育. 2012(01)
[5]基于Web的家校互动平台研究与设计[J]. 程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1(11)
[6]家校通系统之比较研究[J]. 陈雪斐,刘菁,韩骏.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5)
[7]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 张丽竞. 教育探索. 2010(03)
[8]基于手持设备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应用[J]. 李彦敏,孙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03)
[9]用博客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 岳盼盼.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4)
[10]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 黄立新.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2)
博士论文
[1]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 黄立新.西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中职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饶爽春.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柠.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臧子文.山西大学 2017
[4]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林小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高校在线学习平台用户接受度的实证研究[D]. 李志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基于安卓平台的家校合作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D]. 吴佳兴.沈阳师范大学 2017
[7]基于Android的家校互动系统设计与实现[D]. 戴涓涓.苏州大学 2016
[8]中小学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研究[D]. 詹志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研究[D]. 任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移动平台的家校互动平台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吉翔.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79460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开展中小学家校互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教育政策的改革为家校互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三)移动技术的发展为家校互动平台的开发提供可靠支撑
二、研究现状
(一)家校互动的研究
(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共同责任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五、概念界定
(一)家校互动
(二)家校互动平台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
七、论文框架
第一章 家校互动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统计
(一)基本信息情况
(二)家校互动的现状调查
(三)移动端家校互动平台的需求调查
四、调查小结
(一)家校互动的现状分析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现状分析
第二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浅析现有家校互动平台弊端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理念
(一)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关系
(二)可视化呈现学生档案
三、家校互动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可行性
(二)技术可行性
四、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分析
(一)教师用户
(二)家长用户
(三)管理员用户
五、家校互动平台的非功能性分析
(一)使用性
(二)操作性
(三)安全性
(四)稳定性
(五)维护性
第三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模块设计
一、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目标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原则
(一)便捷性原则
(二)可靠性原则
(三)美观性原则
(四)免费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三、家校互动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
四、家校互动平台的模块详细设计
(一)即时通讯
(二)公告通知
(三)学习资料
(四)学生档案
五、家校互动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一)学生信息表
(二)管理员信息表
(三)教师信息表
(四)家长信息表
(五)学生成绩表
(六)学习资料表
第四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实现
一、家校互动平台的整体结构
(一)开发环境选择
(二)服务器选择
(三)数据库选择
二、家校互动平台的环境搭建
(一)安装运行环境
(二)搭建服务器
三、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
(一)注册登录设计
(二)教师界面设计
(三)家长界面设计
(四)互动界面设计
(五)学生档案设计
第五章 移动终端支持下家校互动平台的使用评估
一、调查表设计与发放
(一)调查表设计
(二)调查实施
二、数据结果与分析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移动终端的教育互动平台设计与实现[J]. 刘红梅,王向军,曲爱玲,张义. 信息系统工程. 2017(10)
[2]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家校互动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 秦铭新,陈仕品,安凯强.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17)
[3]基于微社区的家校合作“交流途径”构建与实践[J]. 孙方,李冯.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10)
[4]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发展的探索[J]. 黄河清,吴怡然,朱敏燕. 基础教育. 2012(01)
[5]基于Web的家校互动平台研究与设计[J]. 程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1(11)
[6]家校通系统之比较研究[J]. 陈雪斐,刘菁,韩骏. 中国电化教育. 2011(05)
[7]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 张丽竞. 教育探索. 2010(03)
[8]基于手持设备的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应用[J]. 李彦敏,孙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03)
[9]用博客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初探[J]. 岳盼盼.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04)
[10]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 黄立新.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2)
博士论文
[1]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 黄立新.西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中职家校互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饶爽春.电子科技大学 2017
[2]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柠.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臧子文.山西大学 2017
[4]基于网络社交工具的小学家校合作研究[D]. 林小芬.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高校在线学习平台用户接受度的实证研究[D]. 李志茹.华中师范大学 2017
[6]基于安卓平台的家校合作移动端的设计与实现[D]. 吴佳兴.沈阳师范大学 2017
[7]基于Android的家校互动系统设计与实现[D]. 戴涓涓.苏州大学 2016
[8]中小学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研究[D]. 詹志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研究[D]. 任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移动平台的家校互动平台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吉翔.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79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17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