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具人”到“文化人”:学生角色理解的视域演进
发布时间:2021-06-29 18:34
既往的教学理解多把学生定位于知识接受者,体现的是一种"工具人"的学生角色观。这种学生角色观把教学活动狭隘地看作知识传递授受行为,主要采用控制取向的教学方式和以考试分数标签化学生,逐渐受到批判,人们开始探讨新的学生角色定位。从"文化人"的视角去理解学生,就是一种新的尝试。"文化人"学生角色观通过分析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导文化的学习转化与发展创造者,了解学生因源自不同阶层、地域等产生的文化身份差异,为认识学生身份和寻求教学改进提供了新的路径。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19,(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工具人”学生角色观的现实表现
(一) 将教学活动窄化为知识传递实践, 忽略学生的主体身份
(二) 偏向于使用控制取向的灌输和惩罚等教学方式
(三) 推崇唯分数论———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标签化学生
二、“工具人”学生角色观的问题检视
(一) 学生被视为知识接受者, 其文化主体身份遭到忽视
(二) 教师沦为教书匠, 缺失了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角色自觉
(三) 教学被固化为知识传递活动, 遮蔽了教学的文化实践属性
三、作为“文化人”:理解学生角色的新视角
(一) 学生是国家社会主导文化的学习转化与发展创造者
(二) 学生是特定地域文化表征的负载者
(三) 学生是特定社会阶层文化的负载者
四、把学生定位为“文化人”的意义
(一) 有助于理解学生作为文化存在体的确证性, 体现学生的文化主体地位
(二) 有助于唤醒教师的文化使命, 确立教师的文化工作者角色
(三) 有助于践行教学活动的文化实践性, 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学作为知识传递实践:历史贡献与问题检视[J]. 程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J]. 李忠路,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 2016(04)
[3]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J]. 吴愈晓,黄超.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4)
[4]教学的文化实践性研究: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 程良宏.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5)
[5]文化敏感性教学:理解“外来者”、“少数人”和“沉默者”[J]. 程红艳.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3)
[6]给学生贴标签是“反教育行为”——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J]. 张小武. 教育. 2012(07)
[7]论“以人为本”之“文化本体”[J]. 李燕. 晋阳学刊. 2007(02)
[8]教师作为转型的知识分子[J]. 靳玉乐. 今日教育. 2005(01)
[9]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 郝德.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4)
[10]论工具世界[J]. 振今. 求是学刊. 1989(05)
硕士论文
[1]彰显与优化:教学的文化性研究[D]. 张卓然.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6943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19,(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工具人”学生角色观的现实表现
(一) 将教学活动窄化为知识传递实践, 忽略学生的主体身份
(二) 偏向于使用控制取向的灌输和惩罚等教学方式
(三) 推崇唯分数论———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标签化学生
二、“工具人”学生角色观的问题检视
(一) 学生被视为知识接受者, 其文化主体身份遭到忽视
(二) 教师沦为教书匠, 缺失了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角色自觉
(三) 教学被固化为知识传递活动, 遮蔽了教学的文化实践属性
三、作为“文化人”:理解学生角色的新视角
(一) 学生是国家社会主导文化的学习转化与发展创造者
(二) 学生是特定地域文化表征的负载者
(三) 学生是特定社会阶层文化的负载者
四、把学生定位为“文化人”的意义
(一) 有助于理解学生作为文化存在体的确证性, 体现学生的文化主体地位
(二) 有助于唤醒教师的文化使命, 确立教师的文化工作者角色
(三) 有助于践行教学活动的文化实践性, 实现“文化育人”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学作为知识传递实践:历史贡献与问题检视[J]. 程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家庭背景如何影响儿童学业成就?——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差异分析[J]. 李忠路,邱泽奇. 社会学研究. 2016(04)
[3]基础教育中的学校阶层分割与学生教育期望[J]. 吴愈晓,黄超.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4)
[4]教学的文化实践性研究: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 程良宏. 全球教育展望. 2015(05)
[5]文化敏感性教学:理解“外来者”、“少数人”和“沉默者”[J]. 程红艳.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3)
[6]给学生贴标签是“反教育行为”——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J]. 张小武. 教育. 2012(07)
[7]论“以人为本”之“文化本体”[J]. 李燕. 晋阳学刊. 2007(02)
[8]教师作为转型的知识分子[J]. 靳玉乐. 今日教育. 2005(01)
[9]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 郝德. 高等教育研究. 2004(04)
[10]论工具世界[J]. 振今. 求是学刊. 1989(05)
硕士论文
[1]彰显与优化:教学的文化性研究[D]. 张卓然.广西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56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25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