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内高生”情感适应的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9-17 13:41
"内高班"特殊的办学模式能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同时也使处于心理成长易变期的"内高生"来到异文化环境中求学,继而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体验。在现有办学模式下,促进"内高生"情感适应是形成其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通过对M中学"内高生"群体的学习生活图景进行情境化与动态化呈现,用情境分析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形成了以"心是否在场"为核心叙事的故事线。研究发现:经历了情感体验环境转换的"内高生",在"内地""校中校"的学习生活中获得了较好的空间在地感及归属感;在人际情感支持方面,老师对"内高生"的关爱与宽容起到了一定的亲情弥补作用;和其他异地学习生活的群体类似,"内高生"在与初级群体的情感维系与联结上易出现松弛;在与朋辈群体的交往上,"内高生"之间的"抱团"和与"内地生"交往的相对"客气"形成了"内外有别"的反差;在自我情感上的接纳与调适方面,"内高生"放松与自信表现相对不足。研究结果为"内高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启示,有利于内高班(校)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进一步促进"内高生"的情感适应。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三、“校中校”:情感体验的新环境
四、第二故乡:空间在地感及归属感的获得
五、松弛与依赖:情感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
(一) 对初级群体情感资源的维系
(二) 与朋辈群体情感联系上的“内外有别”
(三) 老师在情感角色中的亲情弥补
六、让心灵着陆:情感上的自我接纳与调适
七、结论与反思
本文编号:400552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三、“校中校”:情感体验的新环境
四、第二故乡:空间在地感及归属感的获得
五、松弛与依赖:情感的社会支持系统状况
(一) 对初级群体情感资源的维系
(二) 与朋辈群体情感联系上的“内外有别”
(三) 老师在情感角色中的亲情弥补
六、让心灵着陆:情感上的自我接纳与调适
七、结论与反思
本文编号:4005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005527.html
上一篇:山东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