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5 02:1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群体环境和群体氛围对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很多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其他人的意见或群体的要求,选择从众的行为。大学生的从众主要表现在恋爱、就业、违纪行为及消费等方面。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独特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群体环境中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C008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B844.2;G645.1
【正文快照】: 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经常会按照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搞另一套。这就是从众现象,也称从众行为。以往我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中,通常把这种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而很少从更深层面去认真分析这个“过程”对大学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丁戈;田丽艳;;高校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危机公关[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黄雪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4 林楠;;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5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汪永华;学校体育文化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8 林建鸿;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社会心理的透析与调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姜振华;名牌、假冒与信任[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10 屈杰,白晋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重构的社会转型透视与依据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玉果;;冲突与冲突管理的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4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钟涨宝;农地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凯;非正式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朱成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冰艳;交际策略与第二语言习得[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杨志红;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因素探析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蔡晓春;乡镇领导班子团队建设与团队效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徐仕敏;社会信息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麦惠霞;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冒永健;小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及矫正[J];班主任;2005年11期

2 ;从众心理让人失去创造力[J];科学大观园;2009年07期

3 王龙;沈凌佳;;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J];硅谷;2010年05期

4 李颖;青少年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5 岳若惠;韩星;;浅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障碍表现[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6 刘美涓;;从众心理与教育调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7 陈谏;;从众心理与求异思维[J];刊授党校;2010年12期

8 马志国;;由“集体不让座”谈谈“从众心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2期

9 张珂;;论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10 金广;邓丽丽;;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学军;章倩;;学校支持感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凌晓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刘春雷;马晓亮;;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苏健;;非师范类专业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东辉;佟丽君;郝兴昌;;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和外显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林慧英;黄国清;;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陈鸿国;;运用心理学原理疏导退休职工信访[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9年

9 ;学校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杨平;郭松;;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适[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良进;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N];北京商报;2009年

2 山东科技大学 刘新民邋郭洪波;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对策[N];光明日报;2008年

3 姜春康邋马晓峰;平常心是缓解求职焦虑的良药[N];烟台日报;2007年

4 田常润;培养健康的投资心理[N];期货日报;2008年

5 杨昭普;减肥真的迫在眉睫?[N];温州日报;2006年

6 傅北水(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大学生就业:要有动态心理定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廖茂财;化解群体事件莫小视从众心理[N];中国社会报;2009年

8 编译 紫萱;从众心理导致集体盲思[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从“超级女声”解释从众心理[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10 毕廷延;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笑怡;就业压力知觉量表的编制与青年人就业压力的调查[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媛媛;大学生就业心理应激、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动态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朱丽霞;沙盘游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书娴;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晨;当代大学生精神压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尚兵;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韩飞;他们为什么烦恼?[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静涛;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锡莉;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超;大学生的决策风格、自我管理策略、求职清晰度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娟;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问卷的编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80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