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灾区 中小学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反复重现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性体验 中小学教师 问卷调查 维度
【摘要】:根据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诊断标准(CPSS),对四川省极重灾区的55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当我想起或听别人说到地震的时候,会感到难过"、"试图不去想起、谈论或感受地震这件事"、以及"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几个方面得分最高。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这一维度上得分最高。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容易出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的症状。女生在"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回避与刺激相关的情境"和"持续性警觉"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有家人或同学伤亡的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没有家人或同学伤亡的学生。学生认为灾后的心理状况对自身学习的影响最大。建议: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切实提高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震灾区 中小学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 反复重现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性体验 中小学教师 问卷调查 维度
【基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课题编号:GY20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师生心理援助应急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HA080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学校上课期间,学校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地震不仅使数百万学生经历了地裂房塌、亲人离散的悲惨遭遇,更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短期和长期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是灾后高危人群之一。灾后30%-50%的儿童都会出现情绪问题,如恐惧,还会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福军!453000,杨德森!410000长沙市,王学义,张本,徐广明;唐山地震孤儿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安芹,贾晓明,李波,李林英;危机事件后心理干预模式的探索——非典后大学生小组心理干预研究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3 毛颖梅;;游戏治疗的内涵及其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4 刘贤臣!250014,马登岱!250014,刘连启!250014,赵贵芳!250014,李传琦!250014,杨杰,孙良民;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8年02期
5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有,徐广明,于振剑,孟雪梅,刘秀花,刘晓芸,李秀芝;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心身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6 赵丞智,李俊福,王明山,范启亮,张富,张华彪,汪向东;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7 陈树林,高雪屏,李凌江,卢源,张锦黎;PTSD 症状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初步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8 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友,姜涛,张秀凤,于振剑,许瑞芬,彭精芬,孟雪梅,刘晓芸;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期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德县开展“我爱社会主义祖国”歌咏活动月[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2 邢克超;1979—80学年法国中小学生统计数字[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3 高滨 ,雷文娴;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李榷;试谈美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刘学愿;培养和教育班集体[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陈纪统;语言的魅力[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7 徐远凡;初中一二年级说明文的写作训练[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8 储培君;关于德育的基础[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孙世哲;;由鲁迅论写作想到作文教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10 张友荣;张绪珍;;小学作文为何上不去?[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生;张刘勇;金晓霜;赵惠瑛;曾文然;;辽宁满族1134例中小学生手生理参数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农技培训结硕果 科教兴农谱新章[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3 汤小羚;罗小玲;廖泮辉;张小平;;对学生铁的营养及摄取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4 易凌峰;;对小学四年级场依存性学生语文阅读技巧训练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魏耕祥;;从活动到课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汇报提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6 高明岐;;精心组织 甘于奉献 增强电影系列化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7 ;发挥优势 开发资源 探索影视与教育相结合新路子[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8 ;落实目标责任 加强分类指导 提高教育效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9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年年有新意 年年有特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10 ;积极实践 坚持不懈 开展爱国主义影片教育活动——徐州市教委张广银同志事迹[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林红;法制与青春伴行[N];安徽日报;2004年
2 耿彩琴;高校收费10%资助贫困大学生[N];北京日报;2004年
3 李学梅;四分之一孩子加入少儿住院互助金[N];北京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晶影 记者 李斌;父母别让孩子早识“愁”滋味[N];成都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车文斌;答对数学题中大奖?新骗术![N];成都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念;注资一千七百万 新都区启动“校园吃饭革命”[N];成都日报;2004年
7 宗慧;我们实在太“困”了[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聂建江 梁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再敲警钟[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符德新;课业负担:减,,还是不减?[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旭;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王丽琴;秩序校园[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詹建英;正常中小学生视觉注意和执行功能发展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巴桑卓玛;中小学生对统计的认知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顾恒;异位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燕;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家安;科教兴市 任重道远[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易友新;试论中学生性教育[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左琪;新时期中小学德育观及其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丽萍;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岚;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管理政策的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依超;现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36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6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