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总会与清末“单级教授”的导入和推广
本文关键词:江苏教育总会与清末“单级教授”的导入和推广
【摘要】:遴选专人赴日本考察"单级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办"单级教授练习所"传授理论、示范操作,并通过受训学员将"单级教授"推向全省乃至全国,是江苏教育总会在清末开展的一项颇具影响的教育学术研究活动。"单级教授"成为当时国内传播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有力载体,对"单级教授"的实验与研究折射着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学术以"译介为主"的印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江苏教育总会 “单级教授” 教育学术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近代教育学术史研究”(课题批准号:BAA050010)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江苏教育总会肇始于1905年底成立的江苏学务总会。“先是光绪三十一年阳湖挥祖祁等发起江苏学会,崇明王清穆等继之。本省士绅迭次集议,至十一月始开成立大会,,举通州张睿为总理,浑为协理,赁屋闸北酱园弄为治事之所,改称江苏学务总会。”①次年,江苏学务总会遵照晚清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戴长征;;清末民初“单级教授练习所”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彭泽平,吴洪成;近代中国单级教学实验探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静芳;;试论晏阳初的文化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润芳;;传统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5 黄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追求的特征及问题——中美综合课程历史进程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叶隽;;“教育冲突”与“文化抗争”——读《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7 孙邦华;《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马军营;;浅论留学生与南高师近代学科的建立(1915—1923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9 胡延峰;;留学生与清末民初西方心理学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陈师瑶;;“博士”的历史语用学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余波;徐仲林;;清末民初教育转型时期我国课堂教学特点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4 霍云丽;;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与接受[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立明;江西留学生与近代地方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永康;“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民国时期的安徽留学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女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丹;道尔顿制在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敏;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及影响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艾洋志;幼儿园户外操类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蓉;江苏教育总会与清末新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蓉;江苏教育总会与清末新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肖朗;杨卫明;;中国近代教育学会与教育家群体的教育学术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高田幸男;;张謇与江苏教育总会[J];江海纵横;2000年05期
4 戴长征;;清末民初“单级教授练习所”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刘旭东;;教育的学术传统与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鞠萍;;从胡仿兰案看清末女性放足与兴女学运动[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3期
7 肖朗;杨卫明;;近代中国大学与教育学会的互动及其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面孔[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7期
9 陈敏;;论清末教育会学务活动空间的扩张——以江苏省教育会为例[J];教育评论;2008年06期
10 贺金林~~;清末教育会浅议[J];船山学刊;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利栋;;从黄炎培的调查看清末江苏兴办学堂的一些情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2 赵利栋;;清末新式学务团体和教育界的形成:以江苏省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3 朱述;;唐文治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梅;辛亥革命前后的江苏教育总会[D];扬州大学;2002年
2 翟春荣;“息楼”与“息楼中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戴长征;清季的江苏教育会(1905—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登秀;清末教育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赵若男;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7年
6 刘冬梅;中国近代复式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贺金林;清末教育会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魏秀;俞子夷小学学科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房巍;俞子夷教育实验活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徐彪;“不安故常”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2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7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