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完美主义心理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完美主义心理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完美主义 应对方式 中文版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量表 初中生
【摘要】:目的探究初中生的完美主义心理状况以及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量表(CFM PS)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90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初中生具有中度完美主义倾向(3.19±0.46),其完美主义总分与应对方式的大多数因子存在正相关。结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使个体更倾向于采取非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完美主义中也存在积极的因素。
【作者单位】: 中国.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完美主义 应对方式 中文版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量表 初中生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完美主义相关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心理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追求完美可以促使人们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但另一方面,如果人们过于追求高标准而不顾及严重的消极后果时,就会出现适应不良或消极完美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3 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4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5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6 龚雨玲;;武警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7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8 尹绍清;;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9 吕卡;;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10 陈晓美;罗红格;牛春娟;李丽娜;朱小茼;李建明;;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戴天刚;;焦虑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韩国玲;马弘;邬晓艳;梁光明;谢永标;林红;马林山;赵顺程;;玉树地震后5个月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侯淑晶;李春光;解亚宁;张小远;肖蓉;;军队医科大学学员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初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许慎;;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申艳娥;;正、负性压力情境下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明;刘文;胡日勒;;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志振文;用正常的心态面对非典[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林勇强、于瑞丽;缓解压力:发泄?忍气?[N];广州日报;2004年
6 石国兴邋高志文;关于心理和谐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7 金亮;对救灾者有必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李占江博士;教你如何自我解压[N];北京日报;2005年
9 李颖;灾后心理干预驱散“心灵余震”[N];科技日报;2008年
10 白剑峰;心理危机干预不能缺席[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特点、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5 奚s,
本文编号:633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3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