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独白”到“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7-08-07 20:00

  本文关键词:从“独白”到“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范式 范式转换 教育实践 受教育者 主体间性 独白 主体性 生活世界 交往


【摘要】: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范式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从"独白"走向"交往"的转换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的理路应当是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成材"走向"成人"、从"教材"走向"文本"、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作者单位】: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范式 范式转换 教育实践 受教育者 主体间性 独白 主体性 生活世界 交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式,从内容来看,涵涉了理论研究范式与实践范式这两个核心层面。在主客二元模式的主导与支配下,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范式难逃“独白”的窠臼,并凸显其积重难返的理论缺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从“独白”走向“交往”的转换也就迫在眉睫。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军良;;从哲学的对话范式看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维度[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4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6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7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长明,胡静;网络发展与高校德育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柳谦;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10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官锡强;;因特网时代广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座谈会讨论稿)[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毕文胜;科学说明相关性问题及其解答[D];厦门大学;2007年

4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D];西北大学;2008年

2 张志云;工程共同体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黔敏;中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关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学英;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言语互动的基本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叶志明;论和谐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洪伟;课堂师生交往及其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勤丰;构建“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正华;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卫星;网络远程教学交互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3年

10 张丽萍;走向“以人为本”的师生沟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清 ,卢希让;寓德育于智育之中[J];兰州学刊;1980年01期

2 蒋制心 ,张嘉馥;德育概念运用上的混乱应该结束[J];兰州学刊;1980年03期

3 史保生;要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简谈发扬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思想转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孙世洁;试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四要素”[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5 张燕镜;试谈数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6 ;继传统树新风[J];江苏教育;1980年05期

7 章心如;是“拉”还是“推”?[J];江苏教育;1980年07期

8 ;联系思想实际上好政治课[J];江苏教育;1980年09期

9 ;语文教学改革要全面考虑[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10 高奇;;精细、贴切、有成效——北京大学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片断[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针对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马娟生;;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薛恩坚;李润生;;知识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刘晓明;;《心理咨询》专业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贾民伟;;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衔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卢敬;;春风风人 春雨雨人[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7 石广元;卫建国;王春玲;贾翠兰;;学习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办好中师[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8 孙建中;;从学陶、师陶中召唤民族之魂、教育之魂[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9 周国斌;;实践陶行知德育思想 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10 韩景祯;;矿山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探——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敬波 周道凤;余霞生辉沐后人[N];安徽日报;2000年

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 陈立思;如何看待国外思想政治教育?[N];北京日报;2000年

3 韩中华 作者单位:总装备部司令部直属政治部;思政教育应强化十种观念[N];北京日报;2000年

4 金振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进入网络[N];中国包装报;2000年

5 徐澄;西工大开通党建教育网站[N];中国航空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让恒;将创新理念渗入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翟博;让“生命线”充满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记者 唐景莉 金志明;思政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唐景莉;构筑网上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崔锦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现代化[N];中国煤炭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申来津;精神激励的权变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旭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湘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韩迎春;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彬彬;“保民而王”——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彭岁枫;《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郭玉坤;非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张晓龙;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慕万亭;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思想政治教育[D];郑州大学;2000年

6 刘力;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张剑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小亮;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邓燕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36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36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