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视角下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本文关键词:社会认知视角下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
【摘要】:目前关于自我调节学习主要有维果斯基的自我调节学习观、操作主义观、现象学观点、自主意志观、认知建构观、信息加工观和社会认知观七种理论观点,在这七种理论中,以社会认知论的影响最大。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四个基础假设、理论的架构、研究和测量的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社会认知 自我调节学习 理论框架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首先是由Bandura在1986年提出来的[1],它实质上是涵盖了动机,认知、元认知策略和行为三部分,也就是三部分的整合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Zimmerman(2000)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燕霞;写作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训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春梅;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华;孙雪娇;冯敬一;;小学生理解监控能力与阅读成绩、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1期
2 郑会云;马晓霞;;教育虚拟社区凝聚力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霞;司继伟;张传花;;大学生认识论信念、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国韬;;成就目标对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平升 靖远县中堡中学;浅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N];白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盛炜;大学低年级女生自我调节学习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钟剑;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特征及其辅导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赵红艳;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妍;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学习及学业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琼梅;自我调节学习中意志控制的作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波;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提高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齐越;任务价值各要素与自我调节学习和学业成绩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叶国萍;中学生情绪智力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曲苒;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凤英;中学生延迟满足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6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7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