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利用河北省在学农村儿童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学习辅导和监督的影响,并对影响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学习影响具有明显的负效应;父亲文化程度、班级人数和是否重点学校也是影响留守子女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关键词】: 留守子女 外出务工 学习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08BYJ030)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迁移到城市。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外出务工农民已超过1.3亿,而且外出人数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向前推进。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文娟;;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与思考——来自南陵县的调查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3 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湘;;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农村教育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2 王金华;李晓敏;;浅析农业劳动力断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05期
3 兰兴妞;李启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1期
4 张润君;王立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贾云;;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制度 强化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J];党史文苑;2010年14期
6 吴小叶;;贵州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分析——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窦宝国;;和谐语境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读[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6期
8 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2期
9 李杏丽;马智敏;;浅谈留守儿童上学问题[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10 肖庆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布依族居住区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云森;;自选择、父母外出以及不发达地区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基于倾向分数匹配方法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映雄;;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西部五省小学六年级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符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矫正策略[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桂林;山东菏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纪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6 谷龙飞;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武海鸣;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杨雪;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赖月月;自尊、心理控制源对高中留守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谭绍怀,王孝怀;挣了票子 莫误孩子——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10期
4 黄艳梅;不可遗忘的角落——农村“隔代监护”问题的研究[J];教育导刊;2004年01期
5 王艳波,吴新林;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3年04期
6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7 黄小娜,吴静,彭安娜,李孜,戚小兵,石淑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J];医学与社会;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淮贵;;衢江区积极组织三类群体外出务工[J];新农村;2003年11期
2 ;进城打工的准备[J];农家之友;2006年03期
3 陈艳;杨伟华;;鸡西市: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6年03期
4 王菲;;农村妇女生育与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外出务工返乡妇女与未外出务工妇女的比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刘开国;;隔代抚养教育现象令人深思[J];文学教育(下);2007年06期
6 吉颖;;辽宁省农民工就业与培训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07年11期
7 李世顺;;走出大山求发展——对农村劳务经济状况的调察与思考[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3期
8 贺雪峰;董磊明;;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02期
9 吴学炎;;低收入农户外出务工收入调查分析[J];浙江统计;2009年08期
10 刘燕;;社会工作在提升外出务工灾民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介入策略[J];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澎湖;林伟;李一男;;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务工与留守老人生活满意状况[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军英;朱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研究[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陈亚国;;基层全监肺结核病人中断化疗的原因探讨[A];2005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廖佩芳;;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外出务工:关于湖北省农民增收的调查分析[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苗瑞凤;;被拆分的乡村孝道[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7 陈新华;唐大全;石宁静;;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调查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周梅芳;唐银成;;营造乡土德育教育资源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杨长艳;;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关爱留守学生的协调及对策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赵淼;;“民工经济”与贵州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东 高海艳 记者 李广武;两万农村妇女外出务工[N];吉林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刘彪;外出能人为上竹经济添活力[N];安康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建新;鄢陵:架起乡里乡外的连心桥[N];河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林萍 通讯员 徐晓英;大通采取措施制止中小学生外出务工[N];青海日报;2006年
5 于林波 王增伟 刘加勇;林口:外出务工者的幸福生活[N];人民日报;2006年
6 记者 王恩瑞 通讯员 李帅;我省农民工备受市场青睐[N];山西日报;2006年
7 记者 范珉菲 通讯员 鲁明强;忻州劳务经济成增收亮点[N];山西日报;2007年
8 冯海霞;长垣县蒲东办事处注重外出务工党员的先进性教育[N];新乡日报;2006年
9 邓昌锋;商水外出党员有了“家”[N];周口日报;2006年
10 周会平邋彭巧珊;离家不离党 异乡有家园[N];阿坝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吕开宇;外出务工家庭子女教育决策机制及其政策内涵[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刘旗;武隆县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罗芳;农业剩余劳动力乡城流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广宇;成本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乡城流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李秀红;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周勇;重庆市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杨栋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平;怀宁县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现状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刘贯华;基于不同个人特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赵楠;恩施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统筹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成华威;吉林省农民外出寻求非农活动的村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5 李长红;网络探究活动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皮慧敏;追加反馈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田婕;农村妇女外出务工家庭决策经济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马培津;外出务工对农民婚育行为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6年
9 刘金英;关于农村留守女性的生存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贾露露;民工荒中的农民工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7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7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