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4A平台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在4A平台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混合式学习模式 知识建构 情感体验 动机激发 社群交互 学习环境 学习管理 学习评价
【摘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时空局限,灵活性不强;在线学习受情感体验缺失与投资回报的限制,发展面临瓶颈。在对E-Learning的反思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回归进程中,产生一种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趋势,促使人们关注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且主要集中于企业培训领域,而针对高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不少,应用却不多。 本文针对高校开展混合式学习的模式、策略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的,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了八个维度的高校混合式学习策略,并结合高校具体课程进行了案例实践研究。 文章深入分析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混合式学习的理论框架、高校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实践构建了“一线、双主、两结合”的基于4A平台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学习活动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传统教学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方式;在实施模式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中知识建构、情感体验、动机激发、社群交互、学习环境、学习支持、学习管理、学习评价等八个维度的策略和手段;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基于4A平台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运作过程与实际效用:实践结果表明混合式学习实施模式切实可行,学习者在理念上认同了混合式学习,并在知识建构、情感体验、动机激发与维持、社群交互、学习环境规划、学习管理和立体化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从实践反思中,也明确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模式的实践和修订,各类策略的创新及针对性应用以及混合式学习规律的把握等。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 知识建构 情感体验 动机激发 社群交互 学习环境 学习管理 学习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22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13-14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5-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8
- 1.2.3 研究现状分析18-19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9-22
- 1.3.1 研究方法19-20
- 1.3.2 论文的内容结构20-22
- 第2章 混合式学习和4A 平台概述22-31
- 2.1 Blended Learning 的由来22-23
- 2.2 Blended Learning 定义的讨论23-24
- 2.2.1 国外学者的定义23-24
- 2.2.2 国内学者的定义24
- 2.3 Blended Learning 的本质涵义24-25
- 2.4 Blended Learning 的理论基础25-28
- 2.4.1 创新教育理论25-26
- 2.4.2 学习活动理论26
- 2.4.3 群体动力学理论26-27
- 2.4.4 学习动机理论27-28
- 2.5 4A 平台概述28-30
- 2.6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基于4A 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31-45
- 3.1 高校实施混合式学习可行性分析31-33
- 3.2 基于4A 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33-43
- 3.2.1 前端分析34-35
- 3.2.2 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35-36
- 3.2.3 学习活动组织36-38
- 3.2.4 课堂教学的实施38-40
- 3.2.5 课后基于4A 的在线学习40-41
- 3.2.6 立体化评价41-42
- 3.2.7 基于评价的修订42-43
- 3.3 模式实施的关键点43-44
- 3.3.1 加强对学习管理的重视43
- 3.3.2 细化教师和学习者的指导43
- 3.3.3 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比例分配43-44
- 3.3.4 关注学生差异学习及需求多样化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基于4A 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策略设计45-56
- 4.1 知识建构45-47
- 4.2 情感体验47-48
- 4.3 动机激发与维持48-50
- 4.4 社群交互50-51
- 4.5 学习环境51-52
- 4.6 学习支持52-53
- 4.7 学习管理53-54
- 4.8 立体化学习评价54-55
- 4.9 本章小结55-56
- 第5章 基于4A 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案例实践56-66
- 5.1 案例综述56-59
- 5.1.1 前端分析56-57
- 5.1.2 网络学习环境建构57-58
- 5.1.3 学习活动组织58-59
- 5.1.4 学习评价59
- 5.2 统计分析59-64
- 5.2.1 基于平台数据的客观统计59-62
- 5.2.2 基于学习者调查问卷的主观反馈62-64
- 5.3 结论与反思64-66
- 5.3.1 实践结论64
- 5.3.2 实践改进之处64-66
- 结论66-68
- 1.研究成果及应用价值66-67
- 2.论文的创新点67
- 3.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73
- 附录B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问卷调查73-75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75-76
- 附录D 4A 平台部分截图76-78
- 附录E 学生在线学习照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航;;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知识建构特征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2 高瑞利;;基于Moodle的高职混合式学习模式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3 李彤彤;马秀峰;;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4 谢海波;;网络教师共同体知识建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7期
5 陈Z,;;知识建构:认知与技术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刘培祥;;数学授课中的各种元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7 李兰妹;;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知识建构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8 向华伟;;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异同及影响因素[J];重庆与世界;2011年11期
9 纪宏伟;钟志华;;运用概念图促进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高教论坛;2011年07期
10 周红;;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知识建构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张丽;辛自强;;数字分解组合任务中知识建构的微观发生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辛自强;张丽;;表征重述对知识微观建构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黄强军;;语文课程教材中语言知识内容的建构[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晓芹;;关于新形势下画法几何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叶绿青;;设计一个弹性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上一堂英语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赵晶远;高峰;;面向人的知识结构化表述方法[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王少敏;;从过程到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刘宏展;梁瑞生;;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梁帼婵;;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整理者 王昌忠;厘清文学性的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余虹 马元龙;意识形态·知识·底层[N];文艺报;2007年
3 章晓岚 章晓岗;设计师的素质培养[N];美术报;2006年
4 河南科技学院 王慧君;科学探究:知识建构与科学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曾镇南;文艺批评工作者能力的构成问题[N];文艺报;2007年
6 上海市延安中学校长 李汉云;课堂教学中的“为”与“不为”[N];文汇报;2008年
7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孔鑫;一节好课必需的八个要素[N];济宁日报;2011年
8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9 文学博士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师 翟业军;为“我们这一代”存真[N];文汇报;2007年
10 句容市河滨路小学 朱洪海;变革学习方式 实现有效复习[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盛迪韵;中学英语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鑫;“注意”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二语写作过程中作用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郑太年;学校学习中知识意义的缺失与回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高健;英语元话语的人际—修辞功能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娟;区域性在线教师培训的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t,
本文编号:678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7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