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8 16:15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批判理论 教育 影响


【摘要】: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女性主义与批判理论结合而成的社会学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性别是社会分化的形式,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父权制的社会制度与结构,并以女性主义视角批判社会学研究中的性别不平等。女性主义批判理论认为教育既是复制父权制社会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女性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对教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判理论 教育 影响
【分类号】:G40;C913.68
【正文快照】: 一、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在西欧17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尽管社会学家们对科学的作用观点各异,但是都倾向于认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科学分析有助于人类进步与发展。批判理论就是在对现代性的争论过程中形成的,包括早期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翠航;女性主义教育批判──一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艳文;;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利与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卢昌文;;权力失衡、利益取向偏离与农民工权益维护——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3 何健;历史的视野:以法理为基础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4 阮永生,俞平;网络对于青年社会化的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胜芳;虚拟社会化进程中的网络道德教育[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徐莺;;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难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袁昱明;远程教育的教育社会学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1期

8 白杨;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J];东方论坛;2002年03期

9 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J];东方论坛;2003年01期

10 卢国显;我国治安学存在的理论问题与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友琴;;老年参与的理论与实践[A];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积极老龄化”中文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卢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与投资者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沈月琴;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D];上海大学;2005年

8 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上海大学;2005年

9 宗明;秩序重构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上海大学;2005年

10 山小琪;现代性的制度之维[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东民;加罗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庄渝霞;当代中国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源和出路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文棣;大众传媒与西部农村现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莉;凉山彝族信仰的表达与嬗变——对毕摩仪式的经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温锦旺;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华伟;网络交往与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碧蓉;;女性的非言语行为研究及其教育引导[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方莉萍;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及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涂元玲;试析美国人类学领域中的教育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4 巴战龙;简论人类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许莉娅;;社会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研究[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6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总目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本刊编辑部;;敬告作者[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钱民辉;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9 郑焕章;;信仰科学化的有益探讨——评《信仰的智慧——信仰与科学信仰教育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4期

10 赵蒙成;人种学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加强和改进工读教育[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苏平;;对高职院校《统计学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从英 邵冬梅;又到开学时,您会随孩子陪读吗?[N];保健时报;2005年

2 记者 谢云挺;幸福专家”说:幸福源于爱与包容[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盎;在科技之外,开掘文化的力量[N];西部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春;我国小康社会休闲教育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2 吴世家;中美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红梅;延边朝鲜族青少年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2 李婧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金香;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涂艳;网络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5 蒋瑾;社区青少年越轨行为及其再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霞;少数民族地区家长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晔;当代青年消费观教育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8 江传英;当前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95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95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