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师和教师教育状况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的教师和教师教育状况
【摘要】:新加坡的教师和教师教育现状,尤其是新加坡唯一的教师培养机构——国立教育学院的师资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教师的待遇以及培训机构的状况都在不断改进,其师资培养模式和做法等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新加坡 教师教育
【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东盟各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研究》(桂教科研[2005]-47号)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新加坡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必须发展人力资源,所以让年轻人接受教育、发挥他们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没有一个负责和有效的、能够履行国家使命的教育体系,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成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石。用教育部长drAline wong的话来说,那就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东生;;新加坡教育学院的办学特点[J];中学教师培训;1991年01期
2 李江源;;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培训简介[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4年X6期
3 李洪涛;;新加坡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的贯通与国家经济腾飞[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4 张卫江;新加坡教育学院[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5 赵香柳;;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企业的亲密伙伴[J];教育与职业;2010年10期
6 宋保平;;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新加坡街头见闻札记[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年06期
7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一行访问我院[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张晓明;;新加坡技工培训的特征[J];成人教育;1993年07期
9 ;教师教育学院简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李世宏;;新加坡高校体育考试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2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管平;郭昊羽;;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谈城市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9 林毅;魏勇;王文贵;陈登杰;李玉冰;严玉宝;胡娟;;新加坡鹦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中国;;美丽成就品牌[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加坡将设RFID一站式平台[N];人民邮电;2006年
2 通讯员 郑建 黄德乾;南京禄口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签署合资框架协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3 张永兴;新加坡加强网上音乐下载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颜剑;中国—新加坡FTA谈判:寻求突破服务贸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林红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成功[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记者 廉士传;王克成等领导会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司员徐军[N];四平日报;2007年
7 丁怀敏 王俊云;新加坡和我国云南将联姻做大花卉产业[N];中国花卉报;2006年
8 张姗姗;新加坡电信:以国际市场拓展用户空间[N];中国电子报;2007年
9 叶国靖;新加坡腾飞移师越南复制“中国版”工业园[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林佩碧;新加坡房产市场吸引外资承包商投资建设[N];建筑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6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9 林青;新加坡地区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临床治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洋;新加坡钢琴教育现状及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吴鲁平;新加坡教育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若尔;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慧研;1965-1969年新加坡与美国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方榕;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历史研究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蔡小贞;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态势分析:1980-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6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9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