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实证研究
【摘要】: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通过发布帖子体现。本研究中,笔者首先利用Berge(1995)的教学性、管理性、社会性、技术性四维角色模型,通过对教师发布的帖子进行内容分析,对三位高校教师、两位中学教师的在线教学角色进行了研究,其中,各有一位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是第一次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发现,教学性角色和管理性角色是教师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同时,笔者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包括教师和排除教师两种情况的交互网络进行了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当把教师从交互网络中排除出去后,密度差异和入度网络中心势的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显著,这说明教师在交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出度网络中心势分析,排除中学教师后交互网络的降幅在70%以上。中学师生交互网络和高校新手教师交互网络呈现了更多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而有经验高校老师参与的师生交互网络体现了更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最后,笔者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并对后续研究计划进行了讨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师角色 内容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师生交流平衡,有利于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然而研究发现,一些教师只是利用网络完成低水平的教学任务:如发布教学大纲和讲课笔记等任务(Cummings et al.,2000);或者利用网络技术传播概念性的信息和测试概念性的知识(Kidwell etal.,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丽;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3期
2 胡勇;王陆;;网络协作学习中的社会网络分析个案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3 张建伟,吴庚生,李绯;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一项针对远程学习者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蔚;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双向交互及其实现[J];成人教育;2005年07期
2 柴俊霞,赵冬生,陈学峰;IP组播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3 周蔚;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一项针对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4 曹良亮;陈丽;;远程学习者异步交互的行为方式和特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5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6 袁新瑞;;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8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林向阳,周红妹;构建体育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肖兴安;熊家国;;农业高校开展农业远程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2 王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结兵;基于企业网络结构与动态能力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徐占忱;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尹海洁;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淑娟;吴景濂与民国政治:1916~1923[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子彪;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建国;经济组织变迁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梅;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汪锋;基于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卓然;校长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影响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彭力;一种新型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林秀曼;现代远程教育初学者指导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唐宓;楚雄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情况调查研究报告[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来希;基于Web的学习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姚芳芳;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网络的社会性交互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海静;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孙梅;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用户协作平台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晶;;探究以学生为本的网络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11期
2 沈军;乔丽;杨维磊;;浅谈网络教学新模式[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蒋平;;数学网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学、练、研”能力[J];数学之友;2011年01期
4 闫春燕;;关于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几点认识[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5 何朝银;詹志华;;网络教学之哲学审思[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李剑;;信息时代下学校网络教学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王金昌;;网络教学中对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8 刘峰;;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魏光杏;李华;;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的分析与改进[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5期
10 张文斗;;浅议计算机网络教学[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王丽珍;;基于网络的本土化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及模式的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赖小斌;;基于网络的协同学习(WBCL)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阎保平;;网络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之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5 冷育茂;;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6 章翔;章国英;;网络在线教学支撑环境与教学活动的设计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7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8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岳振军;郑学瑜;;网络教学系统评估问题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戴庆辉;叶锋;慈铁军;李亚斌;;《生产系统设计与管理》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研究与实践[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献梅 盂县职业中学教师;浅析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浙江省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邓亚玲;支教网络教学中的“一箭双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9年
3 河南省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张丽娜;浅议计算机网络教学[N];学知报;2010年
4 袁原;网络教学冲击传统大学[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山东省聊城七中 李泽祥;浅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之网络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6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7 山西省怀仁县第七小学 王春林邋任丙慧;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卿晨;虚拟机为网络教学收紧成本口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通讯员 丁朝霞 殷燕平;安陆网络教学照亮农村教育“盲点”[N];湖北科技报;2007年
10 湖南省衡东县白莲镇尚德中心学校 谭长清;想说爱你不容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品勇;基于本体理论的网络教学适应性及其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沈军;模式驱动的个性化网络教学支持模型及实现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以培养学习者自主性为目标的教师角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晓波;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别梅;基于网络教学交往评价的基本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靳强;基于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的差异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孙淑梅;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秋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婷华;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叶竹花;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智能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福州大学;2004年
10 万爱凤;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系统SMUCCES的开发[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98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69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