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政策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教育政策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
【摘要】:通过对若干重大教育政策变迁轨迹的分析,重新审视并理清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价值取向,对于认识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政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关键词】: 教育政策 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质上是政策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与整合。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主体及价值态度下,“人们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而这诸多的分歧当中,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争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平等与效率问题显得尤为激烈和突出。”〔1〕“公平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杨颖秀;张红;;义务教育实施二十年的反思与前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辛彦怀,胡小元;我国大学排序的历史与现状[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欧阳宇;论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歧与融合——兼论教育的平等与效率问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康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回顾与矛盾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6 陈范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时代选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奇才;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庄德水,胡松;论政治文明视角下的群众监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佳牧;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赵瑜,王战军,周学军;一级学科选优评估及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6期
3 余秀兰;;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4 李步云;赵迅;;什么是良法[J];法学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全;王政;;英国自由学校教育政策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苏强;;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刘洁;;“两为主”政策的执行过程与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4 吴遵民;傅蕾;;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丽;;公共政策视野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6 杨宝琰;万明钢;;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实证研究成果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7 郑传芹;;论美育具有最高的教育价值[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彭萌;刘东雷;;关于农村学校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7期
9 姜勇;时莉;;奥地利教师教育政策改革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姜峰;肖聪;;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波;;以发展为核心: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熊亚;;解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丁兴坤;;教研写作的价值取向对教师写作实绩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程守艳;;浅析贵州远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佳;教育政策的“嫌贫爱富取向”[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2 熊丙奇;有多少教育政策被儿戏[N];联合时报;2011年
3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刘微;第五届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教育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1年
6 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郭虎;“学有所教”的政策价值取向[N];宁夏日报;2009年
7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吕扬;补课的困惑——教育政策双轨制的思考[N];陕西日报;2003年
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朱永新(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制定教育政策的理论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占萍;清末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全力;国家教育政策对基层教育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8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逢国;对建国后(1949—1999)教育方针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建军;伦理视角下的教育政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郭丹丹;教育资源积聚与政府政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葛安娜;从“减负”反观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凌凌;教育政策的人文性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彩霞;非规范性学生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巧云;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4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