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评述

发布时间:2017-08-29 09:07

  本文关键词:美国基础科学教育变革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教育 科学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育变革 教育现代化运动 科学素质 科学素养 学生 基础科学


【摘要】:透视美国四次大规模的基础科学教育变革的历程,有益于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基础科学教育革新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进展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施。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美国教育 科学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育变革 教育现代化运动 科学素质 科学素养 学生 基础科学
【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HXXHA008)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在现代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美国的科学教育颇具代表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所进行的科学教育变革持续不断,如60年代的科学教育现代化运动,70年代的回归基础运动,80年代的STS教育,90年代的以科学素养为中心、世纪之交的教育标准化运动。这一系列旨在推进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复新;《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09期

2 熊焰;美国近50年来中学教育改革评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长龙,梁慧姝;科学方法教育思想的由来及发展[J];化学教育;1998年06期

2 彭蜀晋;探究教学论析[J];化学教育;2002年04期

3 管恩瑞,倪炳华;对数学系教育实习改革的若干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4 敬卿;文献检索课教学法初探——兼论建立文献检索学科教育学[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2年01期

5 郑长龙;日本高中理科课程战后50年的演变[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6 林长春;美国科学史教育的演进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彭蜀晋;试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理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2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秀红;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雄俊;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软件设计的积件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晓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施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冰;中学生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沙德慧;微型化学实验与高师创新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怡;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娟;MiniQuest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辉;酒泉中学化学探究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学红;MiniQuest的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渭昌;“六三三”学制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朱勃;国外的师范教育经验与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让·阿勃勒尔 ,黄怀仁;阿尔勃特·希怀采在教育方面的遗产[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科情;美籍教授铁鸿业应邀来我校介绍美国教育及语言学研究概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朱勃;美苏两国的师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6 弗兰克·J·斯威兹,约翰·W·莱曼,马乔里·加德纳,冯若霓;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数理化)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7 唐其慈;访美散记[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8 ;美国教育界对我国1978年全国高校入学考试(文史地)的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9 F·E·阿姆伯鲁斯特 ,黄明皖;美国教育为什么失败[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10 秦麟征;美国的未来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秀;;目标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实施与探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吕明灼;;宋庆龄与中西文化[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3 路海东;董妍;;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林勉;;工伤病人心理情绪调查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高峰;;“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杨婉蓉;;费正清与《中国新史》[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7 白岩;;博物馆可动手展览与青少年科学教育[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徐丽珍;;评价——智能的多元化[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9 赵卫民;;“发现式”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靳忠良;课上课下大撒把[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金传宝;二十世纪美国教育改革的要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舒平;美国总统选举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晨宇;新世纪学习化社会要学会学习[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5 记者邵斌;点击中国科学教育[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宗金;格林斯潘给美国教育体制“提个醒”[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7 王丹红;认识数学的重要性[N];科学时报;2000年

8 郑云;触目惊心的人才流失[N];中国轻工报;2000年

9 汤水富;企业大学:在职员工的高等学府[N];浙江日报;2000年

10 韩锋 博士;美国:评价学生的7项标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4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5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周小虎;利益集团视角下的美国教师组织对教育政策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坤;科南特中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中学教育改革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皓;柬埔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晨;赫钦期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黄晓;STS教育视野中的物理课程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智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焦丽君;二战后至1969年美国教育保障制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52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52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