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后现代反本质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7-08-30 17:06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反本质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


  更多相关文章: 反本质主义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 人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文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本质观认为,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与现象统一于事物中,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的本质有界本质、类本质、个性本质三个层次。教育本质也具有三个层次: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和亚种本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凝结了人类生命本质力量的文化来滋养、培育和增强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提高人的类本质,发展人的个性本质,教人正确对待人的界本质,使人的本质与生命力量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使人成为完人。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 人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文化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1979年以来,我国教育学术界对教育本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批判和清除了“教育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等极端观点,澄清并探讨了教育的育人性、生产性、文化性等特征。但是,在后现代反本质主义看来,这些研究的意义却是值得商榷的。他们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物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赵Z,

本文编号:760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60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