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学科乐学氛围的形成看教师素养
本文关键词:从美术学科乐学氛围的形成看教师素养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素养 乐学 愉快教学 通识作用 非智力因素
【摘要】:教学这个词尽管有多种含义,但最根本的一条: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必须包括教的行为和学的结果。杜威认为教学就好比买和卖,有买就有卖,它们是相互存在的。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想方设法把课上好是基本职责;教师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持续上好课是师生关系良性循环的保障;课堂质量保证了,学生产生向师性,尤其是美术学科的优势更利于开展课外延伸的教育。 本文分四部分阐述观点,第一章分析了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现状,探讨论题研究的必要性等,阐述了论题的研究价值;第二章阐述了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差别,通过课例的分析阐述,证明愉快教学的实践是初中美术课堂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之一,初步体现教师素养对课堂的影响力;第三章以学科通识作用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课例展示,强调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素质和意识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丰富教学手段,,教师进一步定位持续上好美术课,达到良性循环的课堂效果;第四章涉及课外延伸的范畴,阐明高质教师素养能让有效教学的意义深化,产生向师性,其作用可以辐射到德育及其他学科学习之中,以成功转化学困生、后进生的教育案例,说明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值得继续探索。
【关键词】:教师素养 乐学 愉快教学 通识作用 非智力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955;G63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的意义10-11
- 1.1.1 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师对职业素养的关注10
- 1.1.2 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0
- 1.1.3 论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新课标的理解和实施10-11
- 1.2 研究的现状11-12
- 1.2.1 关于美术乐学氛围形成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11-12
- 1.2.2 关于美术教师素质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12
- 1.3 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12-13
- 第二章 实践愉快教学理念以营造乐学氛围13-23
- 2.1 乐学氛围有赖于美术课堂上实施愉快教学13-14
- 2.2 乐学氛围有赖于教师高质的专业素养14-20
- 2.2.1 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15-17
- 2.2.2 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愉快教学实践17-18
- 2.2.3 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乐学心理形成18-20
- 2.3 乐学氛围有赖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20-22
- 2.4 乐学氛围有赖于亲和愉悦的情感表现22-23
- 第三章 发挥学科通识作用以持续乐学氛围23-32
- 3.1 阅读是影响感觉能力与想象能力的首要因素24-27
- 3.2 音画是增强情感外化与感知互通的艺术作品形式27-29
- 3.3 网络与影视是增加对事物感知水平的重要途径29-30
- 3.4 科学与美术是科学与人文知识互相渗透的结合体30-32
- 第四章 开发非智力因素以延伸乐学效果32-36
- 4.1 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受教师素养影响32-33
- 4.2 非智力因素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33-34
- 4.3 非智力因素培养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34-36
- 结语36-37
- 主要参考文献37-38
- 致谢3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丁厚祥;论“意象”美术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夏本成;论化学问题解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孙建新;;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解文星;;组织策略在高中生物专题复习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郝秀刚;葛明贵;;知识的分类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丁亚元;;电大数学专业问题提出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严晓月;;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何世艾;强化课堂教学 提高板书技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刘明来;;论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珂;石乐波;;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杨金虎;;艺术学的构建[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迟洪燕;;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邓威;王冬冬;;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传承与流变[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杨建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严云娟;;新课标下探索型情趣英语教学实践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朱霞英;;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实践初探——以桐乡职教中心旅游专业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洪焕梅;;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肖庆彪;;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田多山;;对高中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尝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毕力格图;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娇;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师威信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sノ
本文编号:761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6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