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美大学生羞耻体验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09-02 06:12

  本文关键词:中美大学生羞耻体验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羞耻感 访谈 大学生 中国 美国 自我建构 定性研究


【摘要】:目的:检验东西方两种文化下羞耻感的异同之处,与理论相结合探索未来对羞耻感的跨文化研究方向。方法:以方便取样,选取在北京大学的美国访问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到第8名后不再有新的类别,随后配对选取8名北京大学学生进行相同访谈。将所得内容就羞耻体验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后果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结果:在羞耻感的引发因素上,中美大学生均报告了在学业成就、人际交往、群体、身体和重要他人5种羞耻情境中强度相似的羞耻感;自我、同辈、父母、老师或领导对大学生的期望都会引发羞耻感,群体的期望只引发中国大学生的羞耻感,而美国大学生未提及。羞耻体验过程中,中国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报告了更多身体反应(中国被试3类身体反应,21人次,而美国被试仅1类,5人次),并倾向于对羞耻体验做更多的认知加工(人次33:19)。在羞耻感的影响力上,两国大学生均报告羞耻感在导致回避行为等负性结果的同时,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具有行为促进和约束的正性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羞耻感跨文化异同现象的理解,支持自我意识情绪产生模型和自我建构模型。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羞耻感 访谈 大学生 中国 美国 自我建构 定性研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08)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0101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羞耻感(shame),即感到自己可耻,是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耻辱的体验,它伴随着个体希望躲藏起来的愿望[1]。羞耻感与基本情绪最为核心的差异就表现在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高羞耻更多地与适应不良联系在一起。羞耻与个体的低心理健康水平、低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铭怡,刘兴华,朱荣春;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2期

2 钱铭怡,BerniceAndrews,朱荣春,王爱民;大学生羞耻量表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四奇;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法则的反思与建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潘岳祥;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5期

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7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吕晓俊;组织中员工心智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芬;当代普通高中女生成长需要及管理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莉琴;教师聘任纠纷中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秋芳;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郝萍瑞;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志凤;高中生自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8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登峰,王燕,张雨新;心理控制源倾向与抑郁、羞耻、及自尊的关系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05期

2 朱荣春,王通理,钱铭怡;大学生羞耻感和心理健康以及自我效能、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3 钱铭怡,BerniceAndrews,朱荣春,王爱民;大学生羞耻量表的修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耀;共产主义与良心——读书札记[J];道德与文明;1983年01期

2 买应中;把中学英语课上成语言实践课[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张广智;一幅官场现形图——介绍宗臣的《报刘一丈书》[J];殷都学刊;1984年03期

4 范景中;儿童艺术和纯真之眼[J];新美术;1986年02期

5 张兰阁;;眼前无路却回头——也谈《回头是爱》[J];戏剧文学;1986年04期

6 吴爱莲;;日语中表达“羞耻感”的词汇[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2期

7 赵荆;超越世纪的心灵之歌——读惠特曼的《我歌唱辉煌的人体》[J];名作欣赏;1989年06期

8 马剑虹;;因素分析在测评表项目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心理学;1989年02期

9 范迪安;学院的当代使命[J];美术;1990年04期

10 刘树勋;三十年前的一次访谈——回忆李可染先生[J];美术研究;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刘嘉;;羞耻感与应付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王金凤;;女性性病病人的门诊咨询及健康指导[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丁玎;洪震;朱国行;左钢;杨佳;陆俊超;李先涛;;癫痫患者癫痫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淑贞;;论社会转型期高校知识分子拒腐败作假,持人格自重[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朱丽华;许建平;;未婚女性边缘性性行为致妊娠心理分析及干预[A];第六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龚叙元;;让他找回失落的自我[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7 万承龙;;一例社交焦虑症的心理冶疗[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岩崎信彦;张建立;;日本式“羞耻”结构的发展方向[A];“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岩崎信彦;;日本的“羞`e”のi嗽欷韦妞╗A];“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荣富;俞栋棋;杜世平;;丽水市暗娼艾滋病防治行为访谈结果分析[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乔;我们面临的网络伦理难题[N];北京日报;2000年

2 陈戎;“走红”是个贬义词[N];北京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赵文侠;水均益说:《世界》将平稳起飞[N];北京日报;2000年

4 文彬;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技术主任访谈[N];中国包装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梁克宪;税务代理的现状与改革趋势[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郭艳秋 张朔;女人能改变世界[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潘强;软硬联合挺进移动互联[N];中国改革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杨宏辉 特约记者 李小林;精细化工要占半壁江山[N];中国化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武验;重点调结构 关键抓落实[N];中国化工报;2000年

10 王岩;炒股高手论心得[N];财经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崔君红;中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与羞耻感和问题认知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平寿;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马乾瑞;商标侵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孔露;在苦闷中呐喊,或沉沦[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俞晓歆;暴力攻击型未成年犯高级情感培养的团体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辉;羞耻感的理论问题及其德育价值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素琴;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因素的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珂;地域迁移与职业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欣;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6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76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