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韦伯模式本土化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4:25

  本文关键词: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韦伯模式本土化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业评价 课程标准 一致性 韦伯模式


【摘要】: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问题是课程评价领域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诺曼.韦伯研发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即韦伯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业要求和学业水平。韦伯模式的基本框架涵盖了描述"金字塔"结构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确定判断一致性的"四个维度"及确定判断一致性的可接受水平等内容。借鉴韦伯模式,应探索韦伯模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学业评价的适用性问题,并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实现本土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学业评价 课程标准 一致性 韦伯模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学业评价与课堂教学一致性研究》(课题编号:09YJA880020)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指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吻合程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引导学业评价回归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保证学业评价活动指向学习内容标准。本文拟对美国学者韦伯(Norman L.Webb)研发的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以下简称“一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学智;牟艳杰;;日本基于课程标准评价范式的构建与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艳;中英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莹;课题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陆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志文;基于气象专题的科学探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水平;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彬;郭朝红;;论学业评价数据的解读与使用[J];考试研究;2009年03期

2 王晶莹;;探索美国科学课程学业评价的方法及意义——全美科学课程评价顾问及资深主任马龙女士访谈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0期

3 张永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期学业评价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4 杨辉祥,周青,陶志军;基于网络的智能化习题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唐颖;;试析学业评价不平等原因及对策[J];浙江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6 朱浩然;;大学化后教师教育的学业评价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7 陈洲;谢淑海;;学业评价与学生创造力的关系探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24期

8 任长松;关于课程标准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05期

9 李宝凡;“新百分制”学业评价简析[J];教书育人;2002年21期

10 王红柳;浅谈中国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彬;;小初衔接——六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何鑫;;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鉴别与预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湛东;;浅谈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雷进生;;青年教师是民中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浅谈我的“师徒帮带”的三点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曹端锦;;浅谈小学生嫉妒心里的成因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施虹冰;李小丽;;刍议以校为本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凯文;有感于拖堂[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李建平;从“大纲”到“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徐小平;树立“健康第一”新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牛学文;什么样的课是优质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东;课业,挥之不去的沉重?[N];江淮时报;2005年

6 编译 李茂;美国统一课程标准定稿[N];中国教师报;2010年

7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上)[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高子阳;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下)[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陈 京;教材:需要用课程意识来整合[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记者 焦新;教育部将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洁;从“缺失”的角度看课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纪德奎;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丁道勇;正式课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廖鹰;教科书如何充分地体现课程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白晓晖;基于CAS理论的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D];云南大学;2011年

6 张雷;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与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清清;美国德克萨斯州初中健康教育(性教育部分)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陆春燕;高职生学业情绪现状及其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邓金霞;美国性教育课程标准和初中通用版教材《Health&Wellness》(性教育部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5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