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
【摘要】:当前大量的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对认知负荷的考虑而导致了网络学习认知超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学习的质量。本文根据认知负荷理论,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并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网络课程 课程设计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在线学习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建设的深入,大量的精品课程公布于网上。但网络课程设计通常存在着任课教师、技术人员和教学设计师之间的分离,大量的网络课程缺乏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考虑,从而导致了学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玉琴;王咸伟;;媒体组合与学习步调对多媒体学习影响的眼动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曾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2006年24期
3 常欣,王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4 袁磊;何克抗;;认知负载理论及其在E-Learning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志军;样例与问题联结方式影响迁移和认知负荷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晓丹;;浅谈如何利用反馈法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龙兴元;曾楠;;超负荷训练恢复原则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J];才智;2008年14期
3 张严秋;陈营;;认知负荷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邢强,莫雷;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5 马锦英;陈毅萍;;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6 王书林;肖伟胜;;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多媒体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冉敏;余胜泉;;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8 刘名卓;;网络课程可用性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9 殷旭彪;陈琳;王永花;;论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技术理性[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2期
10 殷丙山;高勤丽;宁晨;陈丽;;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包建设的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仕颖;刘伟;黄道丽;;记忆加工深度理论在网络标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Design of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in College English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Load[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2)[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同吉;心理咨询专长发展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兆明;数学高级认知图式获得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刘敏;决策信息的创造性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内部表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胡春晨;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伟;高校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嘉;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合作、探究式作文教学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5 廖小群;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远”工程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樊敏生;基于电子书的小学语文阅读学生学匀效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兰伟彬;先前知识和样例变异性对不同类型样例学习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0年
8 吴静铭;计算加工ERP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许晓丽;阅读中多媒体材料及其呈现方式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10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强,莫雷;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2 赖日生,曾晓青,陈美荣;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教学设计[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张彤,赵翠霞,郑锡宁;基于认知理论的多媒体教学界面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4 常欣,王沛;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5 张春莉;样例和练习在促进解题迁移能力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1年02期
6 张奇,林洪新;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样例学习[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7 邢强,莫雷,朱新明;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8 邢强,莫雷;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年03期
9 刘慧娟,沃建中,林崇德;小学生的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J];应用心理学;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德英;多媒体学习中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影响学生学习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珍;;《简明中国古代史》网络课程设计与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郭琼;赵成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3期
3 王靖;刘志文;;网络增强型课程的设计[J];软件导刊;2006年02期
4 李青;刘洪沛;;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庆秀;李双进;王跃生;;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者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8期
6 李宝敏;;网络课程设计: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11期
7 王刚;;通用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平台的研发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2期
8 杨俊锋;余慧菊;;知识建构共同体视角下网络课程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1期
9 牛雪飞;;跨越学科边界的网络课程设计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3期
10 张捷;;基于混合学习的“文献检索”网络课程实践研究——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泉;荣建;张金喜;;交通控制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平行建设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姚明仁;陈堂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鞠远萍;勾苹;陈文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尝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4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刘凤军;甘伟明;吕念玲;莫文贞;;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晓艳;刘全胜;;《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徐洋;胡向东;郭鹏;;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课程设计建设[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9 车丽萍;;创造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毕艳丽;张宏国;;“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新品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3 朱敏 徐小龙;幼儿园网络课程建构的原则[N];光明日报;2003年
4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商报记者 王万利;金融危机促使白领齐心向“学”[N];北京商报;2008年
6 谷艳丽;从网络课程到立体化精品课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田丹;沈阳中小学教师尝试“网络研修”[N];沈阳日报;2007年
8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班扎(Banza Nsomwe-a-nfunkwa);基于问题解决的农村成人远程教育课程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月宁;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原理与制作”课程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晓燕;阅读材料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燕飞;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瑞娥;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陈春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晓娇;《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应答的反馈”部分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霞;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梁万鹏;《草地学》网络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6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5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