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焦虑症 抑郁 自我概念 对比研究 学生 自尊水平 自尊量表 水平差异 相关性分析 学习阶段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差异及相关关系,为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尊量表(SES),对蚌埠地区大学、高中、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利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高中、初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生焦虑、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随着自尊水平的增高,焦虑与自尊的密切程度越强。结论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大学生。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焦虑水平越高,焦虑水平与自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女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均高于男生。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Dalhousie
【关键词】: 焦虑症 抑郁 自我概念 对比研究 学生 自尊水平 自尊量表 水平差异 相关性分析 学习阶段
【基金】: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AA02Z42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21世纪被称为“焦虑”的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感到担忧、害怕和焦虑。焦虑情绪在人群中的泛化呈上升趋势[1]。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轻度焦虑在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适度的焦虑对学习和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钟杰,李波,钱铭怡;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张向葵;田录梅;;自尊只有高低之分吗?——高自尊的异质性及其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3 张向葵;丛晓波;;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孙莹,陶芳标;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5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9期
6 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7 罗敏;焦虑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8 周丹霞,俞爱月 ,王国松 ,赵红红 ,童军峰 ,岳世英 ,陶宇峰 ,竺科英;大、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测值比较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9 罗艳丰;何朝阳;杨福;陈冉;陈江;史太平;;焦虑自评量表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测量结果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桂花,张海钟;自我意识的城乡跨文化十年研究成果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邱江宁;从焦虑角度比较分析潘金莲与林黛玉两个艺术形象[J];红楼梦学刊;2005年05期
4 张灵;郑雪;温娟娟;;自尊的心理结构与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丽华;王小平;;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6 谢雯;方东玲;李晓驷;沈怡芳;李泽爱;蔡春岚;张晓庆;田敏华;陈红星;曹静;夏海森;马曙辉;钟慧;;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8 唐烈琼;姚树桥;;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李晶;;表浅性膀胱癌患者术前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理学报;2007年04期
10 刘旺;田丽丽;;小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丽丽;衣伟婧;王倩倩;杜宇;刘兵;;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杜丽丽;;音乐心理剧对流浪儿童自尊水平干预的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红政;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6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晓宁;军校医学生的日常困扰评定及心理应激因素分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陈满琪;菲律宾华文教师教学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辉;羞耻感的理论问题及其德育价值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纯;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与归因训练在大学生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瑛;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燕;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静;贫困大学生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媛;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满婷;山西农民价值取向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韶君,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2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舒剑萍,毛宗福,何宏宝;大学生课外身心活动与其生命质量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04年09期
4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周榕,杨翠华,潘集阳;广州地区重点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5期
6 张向葵,吴晓义;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7 郑淑杰;大学生性别图式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陈林庆,石洲宝,彭晓明,孙宏,张瑜,李向丽,李丹琳,陈利民,吴俏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1期
9 金世洋;644名医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10 李迎春,胡传来,陶兴永,阮亮,景世保;医学生焦虑、抑郁与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滔;郭沫若谈诗歌创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史如赓;;情真、意深、语新——李清照词“声声慢”赏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高海夫;;说辛词《沁园春》[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2期
4 钮国平;;《离骚》题意小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5 吴光复;;漫谈《小石潭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6 叶晓雯;;杜甫诗《阁夜》赏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7 志刚;宝翔;;福建鸣鹤拳源流考[J];南平师专学报;1982年00期
8 补拙;;关于黄仲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9 秋经武;;秋莱子遗诗(三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01期
10 ;“城阕辅三秦”解[J];中学语文;198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永纲;李笑燃;;试论大学生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葛操;宋俐娟;;人际协调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宪增;王惠贞;;综合医院误诊的老年神经症69例分析[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4 马鸿春;崔保刚;;神经症患者就医情况调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孟庆法;孙政;;浅淡焦虑症的中西药及心理治疗[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吴敏洁;陆树良;廖镇江;;烧伤患者发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有关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陆丽珍;;中老年中风后偏瘫心理障碍的康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周祥荣;马卫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焦虑性神经症60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塔其一;王岩;裴君华;李悦;;梦醒安神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王超英;梁建平;罗和春;赵学英;;电针与美抒玉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对照观察[A];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艳虹;别让抑郁网住心[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记者 杨丽加;好学生心理问题也不少[N];健康报;2000年
3 赵广兰;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焦虑症[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4 李铭远;不可忽视的老年抑郁症[N];深圳商报;2000年
5 朱晓山(南山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控制抑郁的十大步骤[N];深圳商报;2000年
6 赵宏 杨红玲;告别抑郁重返阳光地带[N];西安日报;2000年
7 ;精神患了“感冒”“抑郁”如何排解[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湘雅医学院附二院 刘哲宁;学会心理自救[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华木兰 陈根;哪些原因引起失眠[N];科技日报;2001年
10 翰林;精神疾病有哪些?[N];深圳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承欧梅;定量感觉检查在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王欣;酸枣仁汤抗焦虑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张建军;清心安虑胶囊抗焦虑作用药效学研究和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修德;感染、心理因素和慢性前列腺炎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再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邹建军;影响上海市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因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李佳霓;靳三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张有志;小补心汤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10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旭;酸枣仁汤抗焦虑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谢健;焦虑症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血浆NE、皮质醇及IL-2的综合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钟意娟;焦虑症患者心理障碍特征用其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何勤;焦虑症患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的比较及腹式呼吸训练对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兆漫;闽东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心理状况及其成因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6 王守勇;酸枣仁汤组分配伍的抗焦虑作用及机理[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卞清涛;焦虑、抑郁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认知障碍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李静;新型5-HT_(1A)受体激动剂(±)Flesinoxan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3年
9 宋新安;《伤寒论》解郁清气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10 张莉娟;焦虑症患者家庭的情感表达方式及其与症状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5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5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