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切入维度和实施路线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切入维度和实施路线研究
【摘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当前信息素质教育应用和普及进程中的一个趋势性问题。文章对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切入维度及其实施路线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整合的实质出发,提出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切入维度包括:信息素质课程知识体系维度、信息素质课程教学模式维度和学科课程关联维度,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策略。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课程整合 切入维度 实施路线
【基金】:200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战略与政策专项课题研究”资助项目——“航空航天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当前信息素质教育应用和普及进程中的一个趋势性问题。但总体而言,人们对这一问题更多的是困惑,对整合方面的许多问题还不十分清晰,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认识。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提出“整合”概念之前,并没有认真进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京山;用问题解决模式和集成用户教育方式开展文献课教学[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3期
2 李爱武,柳晓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年04期
3 李慧敏,方敏,张雪梅;高校信息检索教育课教学改革构想[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仲良;谈谈图书馆员的职业技能及其培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李其港;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成;把握好信息素质教育的五个特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年05期
4 黄筱玲,郑章飞;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回顾——“信息素质论坛”栏目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年02期
5 李成;把握信息素养特点 创建学习型自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6 杨春艳;试论信息检索案例资源库的构建[J];晋图学刊;2005年01期
7 陆宝益,葛泽生;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之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2期
8 邹乐娟,魏紫红;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8期
9 吉卫红;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9期
10 许新军;;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状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云;网络环境下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贺小格;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原娟娟;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恩琳;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5 杨林;分层次制定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素质评价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6 刘敬贤;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赖光金;江西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周晓辉;柳州地区本科生信息素质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娜;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究[D];郑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杰;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年01期
2 万方,丁晓清;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年02期
3 李立安;“问题解决”教育模式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4 王文利;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高校创造教学模式的设计[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杨静;对当前文献检索课定向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学和,纪超;文献检索课规范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1998年04期
7 李萍;对文献检索课改革的思考[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孙建军,郑建明,成颖;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J];快乐阅读;2011年16期
2 陈岩;;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刘宝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施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1年14期
4 钟世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4期
5 李传华;赵杨;;试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6 黄志红;;课程整合:历史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7 方仪;胡晓庆;吴应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2期
8 吴伟民;李婷;杨玉洁;;关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石淑君;陈秀忠;;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10 刘文红;;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3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全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新科;李路群;尹东辉;;浅析信息技术与通信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李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实行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黄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高速通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张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丽军;;课程整合——“痛并快乐着"的尝试[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保定150信箱子弟学校教务处 刘艳军;辨析课程整合中的“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湖南吉首大学商学院 鲁明勇;课程整合到底是为了什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阎桂芬;实践凝练课程整合五原则[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泰州市海军中学 赵家云;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探析[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西安交通大学阳光中学 徐赐成;三“件”建设——课程整合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中心小学 杨文艺;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误区与对策[N];学知报;2011年
7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汉中市第四中学 杨宝铭;多媒体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N];汉中日报;2011年
9 垫江第一职业中学 刘燕 肖锦标;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课程整合[N];学知报;2011年
10 ;资源应用力促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琴;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胡秋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罗珊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宋松平;学校层面的课程整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面临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旅游;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海燕;劳丽·史蒂文“课程整合冲突解决训练”研究述评[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88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