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本文关键词:美国家庭学校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摘要】:美国的家庭学校是以家庭为教育基地,以子女为教育对象,以家长为教育者,以塑造孩子的宗教、道德、智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学龄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模式。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的定义与起源,并从家庭学校教育的视角反思传统学校教育,论述家庭学校教育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超越。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学校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作为美国诸多教育选择形式的一种,进入21世纪以来,家庭学校(homeschool)愈发引人瞩目。据美国家庭学校协会统计,2005年至2006年,约有190万儿童在家上学,2007年增至240万人。据美国教育部预计,到2016年前,学龄人口将增加9%,家庭学校的增长率仍将维持下去。由于其规模和影响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竹;;蓬勃兴起的美国家庭学校[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6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振华;美国家庭学校英才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日强;在家上学:美国教育的奇特现象[J];中国人才;2000年01期
2 屈书杰;在家上学──美国教育新景观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01期
3 金辉;美国教育见闻[J];安徽教育;1986年06期
4 张诗亚;;有针对性的比较[J];读书;1992年10期
5 王长纯;;当代美国教育历史主义论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6 司北;;第三只眼看美国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00年10期
7 沙红;教育评价的产生及其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傅林;;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9 陈志权;;美国教育改革钟摆现象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10 王丹;;美国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埃明达;;美国教育1880~1940年发展情况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陈如平;;美国“教育管理合作计划”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李韩芬;;从中美教育差异论公共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彦武;;美国教改参照下我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设置刍议[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顾克;;浅论早期美国历史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梁荣华;;美军政时期(1945—1948)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刘卫萍;;培养自信 释放光彩[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8 李森;;两战期间美国教育改革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黄林芳;;优化育人环境 创设班级文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春鹏;高向杰;;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特征及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教育体制一览[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2 南洋发展集团总裁 王伟;透视美国教育产业[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张茧;73名美国中小学校长访湘[N];湖南日报;2007年
4 孙红梅 席卫群 葛开珍;美国教育享受税收优惠[N];中国税务报;2001年
5 小何;美国教育质量下滑[N];中国质量报;2001年
6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爱成;一个中国小学生眼中的美国教育[N];人民日报;2003年
7 毕目鱼;直面美国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王爽 整理;我眼中的美国教育[N];工人日报;2002年
9 王周/编译;2004美国教育出版寻求脱困[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陈建文;美国教育模式能服中国“水土”吗[N];中国汽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5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7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玉杰;不同利益群体影响下的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周肖奕;杜威与美国教育的实用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吴志芬;美国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D];南京大学;2011年
5 姜珊珊;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娜娜;20世纪9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豫元;当代美国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唐红春;美国小学普通艺术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姚丽霞;当代美国公立学校改革的社区参与[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2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9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