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略论微观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24 16:22

  本文关键词:略论微观史学对教育史研究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微观史学 年鉴学派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文化人类学 教育史


【摘要】: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于意大利的一股新的史学潮流。微观史学的兴起源于对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前提的质疑,其学术思想与法国年鉴学派、文化人类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马克思历史观具有深厚的渊源。微观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史扩大研究对象、转移研究重心、拓展史料运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微观史学 年鉴学派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文化人类学 教育史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作为新文化史学的一部分,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历史学和人类学碰撞后的产物,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其中意大利的微观史学是最有影响的一支。微观史学将史学分析的规模从宏观的层面降低到微观分析、甚至是个人的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弥补了宏观史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J];江海学刊;1995年03期

3 赵福生;;论马克思的微观哲学视域[J];求是学刊;2008年01期

4 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6 朱定秀;;卡洛·金兹伯格微观史学思想述评[J];史学史研究;2008年04期

7 谢纳;;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转向”[J];文艺争鸣;2009年10期

8 薄洁萍;;当代学术史应当关注日常生活世界[J];云梦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璨;勒华拉杜里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亚群;;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新史学视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转向——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何巧云;;试论明清休宁理学家的道德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龙迪勇;;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故事画中的图像与文本[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杨曦帆;;民族音乐学在“藏彝走廊”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卢文忠;储祖旺;;求实出精品 严谨做学问——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教授[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1期

9 丁钢;;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J];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冯欣;;理想的人·世俗的人·欲望的人——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日常生活主题的变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淑梅;;中国古代的傀儡演剧与禁戏[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2 王玉强;近世日本朱子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3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福秀;《法苑珠林》分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海燕;1980年代的中国设计与现代化想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白萍;回归本体:新中国高校德育思想演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吴麟;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涛;知讷的禅学思想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2 陈婷婷;明清启蒙美学的“趣”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兴明;日常生活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锦权;“中体西用”文化范式再思考[D];西北大学;2009年

5 韩冰;中国传统政治物化现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倩;在超越中前行[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殷秀成;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广锋;远方想象与先秦诗性地理[D];郑州大学;2008年

9 艾礼虎;论贾平凹小说的宗教元素[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刘全宝;“妖道”何以为“妖”[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兵;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2 彼得·伯克,刘华,李宏图;西方新社会文化史[J];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04期

3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4 朱和双,李金莲;探寻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5 江华;论年鉴学派的跨学科与总体史之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5期

6 杨豫;法国年鉴学派范式的演变[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2期

7 吕一民;法国心态史学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03期

8 乔治·杜比,马胜利;法国历史研究的最新发展[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1期

9 许明龙;“年鉴派的建树不可逆转”——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胡瓦·拉杜里访谈录[J];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3期

10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 ,王燕生;二十世纪的历史科学——国际背景评述(续二)[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肜肜;;对我国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2 朱红梅;;关于教育史学评论标准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3期

3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创刊日期考辨[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研究范式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3期

5 田阡;;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张学强;王江荷;;价值观念与研究路径——关于开展民族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李幼蒸;;列维-斯特劳斯对中国社会科学启示之我见[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胡小明;杨世如;;独木龙舟的文化解析——体育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二)[J];体育学刊;2010年01期

9 臧留鸿;张志新;;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的传承与变迁[J];体育学刊;2010年01期

10 王田;;抗战时期羌族地区的人类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施国恩;;日本的教育史研究组织及其新动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马秋帆;;教育史学发展的新阶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毛礼锐;;老树新芽 生机常在[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王天一;;祝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张瑞t,

本文编号:1089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89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