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本教研制度下的区域教研
本文关键词:论校本教研制度下的区域教研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教研 区域教研 教学论 课程论 教学行为优化
【摘要】: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一部分的区域教研,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跨地域、跨校际、形式多样灵活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唤醒教师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程论意义;具有了研讨教学设计、促进课堂生成、改进教学评价的教学论意义;具有了使教师观摩他人、反思打磨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学行为优化意义。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区域教研 教学论 课程论 教学行为优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880013)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H0807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JYX05)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特色项目(NEN-SKC2007012)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04
【正文快照】: 五十多年前,我国建立了省、地区(市)、县(区)三级教研机构,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网络。这种自上而下、从区域到学校的教研制度,在我国当时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下,为保证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做出了贡献。[1]新课程提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张立昌;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适应性及其改造的目标——基于中、美课程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6 刘莉;校本教研“三位一体”整合模式的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6期
7 牟映雪;论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观、教学方式的转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朱成科;重塑唯物辩证法精神:原创性教育研究的思维向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谈利兵;;论“生命教育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10 邹斌;教师知识与教师专业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芳芳;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体系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袁小庆;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马壮;教师行动研究——促进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平台[D];河南大学;2004年
5 赵显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曾玮;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段发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长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陶学文;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病理性症状及其诊治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阳静;基础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转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2 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在交流 旨在深化——营口市站前区校本教研现场会综述[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2 邱荣庆;;校本教研的三个着力点[J];教书育人;2011年20期
3 申忠;;校本教研为教师打造“三个平台”[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0期
4 姜玉芳;;走进校本教研 向幸福出发[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5 康永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教研[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6 施秋奕;;校本教研:为教师发展助力提速——基于浙江省长兴县校本教研情况的调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7期
7 亢锦;胡成峰;;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8 崔允o7;;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9 王艳荣;;让校本教研融进教师的生活[J];考试周刊;2011年55期
10 伍冬云;;“校本教研”之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守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校本教研、常规教学现状的研究与对策 如何搞好民办学校校本教研和常规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李月鲜;;在教学反思中成长[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师彦英;;以研促教 以教带研 教研相长[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姜成;张金玲;;采取活动促进,提高教师校本教研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与探索[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创建学习型学校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严志海;史忠泮;;整合教育资源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吴桥县学区建设工作调查[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唐山机车车辆厂小学副校长 尚文宇;校本教研“本”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长沙开福区教研培训中心 姜平;校本教研:四大不良倾向拦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周建国;校本教研,农村学校无奈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学校 李健;呼唤校本教研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张国宝;校本教研观念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陈 文;校本教研的着力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记者 史玉萍;海西州校本教研现场会在我市召开[N];格尔木日报;2009年
8 吴志润 郑养发 林建英;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在东山召开[N];闽南日报;2009年
9 朱云福 姜建华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区域教研从立足校本到走出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汪厚芬;浅谈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和途径[N];黔西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聂劲松;中国百年教育研究制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亚玲;Google云服务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龚跃华;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明政;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孟霞光;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振彪;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校本教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北宁;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反思:动因与动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周丹;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共同体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乔军;推进校本教研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2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13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