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及引导
本文关键词:新教师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及引导
更多相关文章: 新教师 教师心理问题 适应期 教师群体 人际关系 三个阶段 专业化成长 教师成长 心理压力 成熟度
【摘要】:正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经历着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新教师的适应期(刚从教的1—3年)是教师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的起始期,也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这期间,新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环境、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心理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面对这种现状,如何使新教师尽快地调整心态,
【作者单位】: 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经历着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新教师的适应期(刚从教的1—3年)是教师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的起始期,也是教师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这期间,新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环境、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心理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闪一昌;教师培训工作小议[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2 万兵;和新教师谈备课[J];数学通报;1980年12期
3 高云波;篮球场“94537”绳竿速画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0年02期
4 ;结合教学实际抓好教师进修[J];江苏教育;1980年03期
5 ;积极培养新教师上讲台[J];中国劳动;1980年03期
6 ;多种形式培训师资[J];中国劳动;1980年07期
7 ;教研活动种种[J];中国劳动;1980年12期
8 ;从实际出发多种形式培训教师[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4期
9 ;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经验[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10 周新英;;人贵有志 学贵有恒——记渠头中学青年教师的进修[J];人民教育;198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乡峰;;幻灯教学的组织与进行[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卢丰;赵福群;田健辉;余励予;;忆好书记张孤梅[A];张孤梅[C];1996年
3 高鸿;高婉;;论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赵三再;;对陶行知先生提倡“艺友制”的思考[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5 张述明;闫炳亮;张玉明;;小学新教师培训的实践与理论探讨[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傅欣;;对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李万波;;运用地域人文资源优势对新教师进行热爱家乡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8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9 庄志强;;Teaching Skill Acquisition Mode In ELTM course In Teacher's College[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10 李红梅;;《中国音乐史及欣赏》在高师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戚海燕;师范毕业生 饭碗难找了[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时晓玲;我们的教师怎么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吉林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笑庸;创造性·学术性·师范性[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孙军;青岛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吕象民 闫继斌 李志友;五莲县突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李文成;公民的姓名权不容侵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0年
7 记者 尹鸿祝 沈路涛;教育部门吸引杰出人士加入教师行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陈超新;美原中学教学成绩再现历史辉煌[N];陕西日报;2000年
9 吴茂云 良颢;300外地青年教师激活温岭中学教坛[N];浙江日报;2000年
10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教育组 章晓英 张德安;悉尼大学 校庆办实事 巨资抓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盛迪韵;中学英语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春春;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朱水萍;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亚玺;普通高中数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成;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红;东北边远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荣汉;初中物理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育青;高中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芳;中学新教师培养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26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2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