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状况和特点,为维护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新疆8所本科高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新疆地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应激的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值均0.01)。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在家庭和生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值均0.05),在学习、发展、社交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6.06%的贫困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成员患重病,53.21%贫困生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分别位居第1和第2位。而49.25%和43.87%非贫困生分别认为家庭成员患重病和家庭经济困难是影响心理健康较为重要的因素,位居第4和第7位。结论新疆地区贫困生面临较高的心理应激,来自经济、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应激源仍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因素。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石河子大学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心理科;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070123)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或中介作用,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1]。按照应激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以及环境性等应激源[2-3]。适度的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功能活动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红新;徐秀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2 周剑平,朱浩亮;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瑜弘;初教级飞行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杨玲;曲靖市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磊;大学生应激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应对方式[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王枚;贫困大学生的交往心理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3 李明敏;贫困生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申卫东;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4年08期
5 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6 李艳红;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7 汤晓玲;大学生心理应激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方式[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李永鑫;周广亚;;大学新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刘玉梅;;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程利娜;冯金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健,张晏,耿晓峰,吴振宇,王勒渝;应激引起不同年龄、性别和种类小鼠免疫器官退化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张公社;应激释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3 徐馨琦,方平,卫海燕;青少年抑郁研究理论及研究展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肖健,G.米布芬尼;应激的可预期性和行为控制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5 陶然,GeoffreyCowley;应激缓解法种种[J];世界科学;1999年09期
6 李磊;大学生应激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应对方式[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叶华奇;;高中生“应付方式”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郭晓飞;儿童的家庭应激与应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刘泰越;唐柏林;;地震灾区大学新生心理应激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28期
10 任夫乔;顾成宇;冯锐;姜乾金;;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夫乔;顾成宇;冯锐;姜乾金;;服刑人员心理压力影响因素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井世洁;赵宏艳;;消防队员的工作压力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吴新文;曾伟杰;吴桂荣;张玉亮;余大勇;吴;蒋恒祥;;西沙驻岛人员心理应激状态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杨娟;赵瑞芳;张庆林;;不同自尊水平个体在算术作业中的ERP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岳晓东;;压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新方向[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家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群的应激反应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邹智敏;王登峰;;人格坚韧性的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肖健;张晏;耿晓峰;;情景应激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及交感神经的调控作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宫贤平;王惠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俊升;周颖;;高心理一致感个体应付方式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军;语言应激与情绪短路[N];健康报;2002年
2 吴登梅;退休了,,莫犯“心理感冒”[N];中国老年报;2004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树林 李凌江;危机事件应激解说[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北京医科大学 易春丽 胡佩诚;您知道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吗[N];辽宁日报;2000年
5 景辰 金华 任民 纪孔 郭之纯;寻找抗非de精神疫苗[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门诊 何晓冰;心理“应激”面面观[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何晓冰;应激是把双刃剑[N];健康报;2003年
8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罗跃嘉;应激对人体的影响[N];科技日报;2003年
9 方进;提高心理成熟度 练就老练手腕[N];保健时报;2005年
10 徐百兰;再谈情绪与健康[N];广东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瑜;孤独症患儿家长复原力及相关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夫乔;男性服刑人员心理压力一般状况及压力反应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王纯;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与归因训练在大学生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邵淑红;不同强度和时程应激对不同月龄大鼠海马HSP70mRNA表达及习惯化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封文波;应激对抗方法对A、B型行为方式大学生心率、血压、手指温度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守付;抑郁症模型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张平;不同方法对抗应激的效果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惠;中学生心理应激发展性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曲壮凯;关于应激性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游离钙含量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88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8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