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投入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经费投入 经济增长速度 Granger检验 协整回归 教育投入 福建省 经济增长贡献率 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 培养规划
【摘要】:借鉴丹尼森劳动要素二分法,引入教育经费投入变量,扩展C-D生产函数,对福建省1980~2007年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教育投入与福建省经济产出高度相关,二者存在着Granger因果关系。教育投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是12.34%,低于资本和技术进步因素的贡献水平。教育因素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总量不足、资源配置失当、产出结构失衡以及人才培养规划滞后。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
【分类号】:G40-054;F127
【正文快照】: 引言探究经济增长的动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舒尔茨的(T.W.Shultz)人力资本理论和丹尼森(Denision)对反映劳动质量变化的要素细分,均表明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渐显著。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廖楚晖;政府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法——兼论两种基本分析模型的局限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曾铁;教育是经济持续和强劲发展的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5 徐桦;周葆生;;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周静;;重庆市农业生产函数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7 俞国梅;GDP与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统计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白雪;;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计量模型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陈春阳;孙海林;李学伟;;客运专线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洪亚;;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978—2005[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早;;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尹优平;;金融危机对支柱产业的传导及实证研究:山西样本[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陈银娥;魏君英;;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增长[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群;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晶莹;我国人力资本不均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晖;资本市场与企业自主创新[D];苏州大学;2009年
5 丁岩;辽吉两省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6 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7 胡跃龙;经济发展资源支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李长江;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姜钰;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许梅;加工贸易方式下的FDI技术溢出[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世涛;河北省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及趋势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6年
2 李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赵彦辉;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陈朋真;重庆市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毛凌琳;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区域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刘倩婧;基于诱导信息的城市路网交通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7 何静;基于“索洛余值法”改进模型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量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小平;农村青年职业教育选择的经济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连久;投入要素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静;河南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教育支出分析[J];财政研究;1999年06期
2 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3 赵秋成;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的估算方法及其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纪宁;教育与经济增长速度[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2 郭军,杨慷慨,吴原;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困难与对策[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何忠洲;;教育经费:离“4%”还有多远[J];教师博览;2007年05期
4 周鼎文;关于“教育投入”的探讨[J];云梦学刊;1996年03期
5 杨颖秀;教育投入需要法律保障[J];中小学管理;1998年11期
6 刘健,倪海涛,陈华;江西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企业经济;2005年03期
7 李成群;;注重提高教育投入的质量[J];群众;2006年02期
8 吕浩;;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9 苏崇德 ,林培黎;“六五”时期应当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速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1995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增长[J];中国高教研究;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敏;;教育投入的来源分析与运行机制探索——关于我国《教育法》相关条文修订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张学敏;贺能坤;;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对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的调查[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刚成;;“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贺能坤;郝风亮;;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皮江红;;教育券对职业教育适用的理论证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炜;;湖北省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与估算[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朴民;;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调控措施[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磊;;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研究——北京市郊县的案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何永贵;乞建勋;;关于我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化探析[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和庆;萧山区教育投入绩效显著[N];中国审计报;2007年
2 闻欣;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卢晓东;财政性教育投入也不是越多越好[N];科学时报;2009年
4 记者 赵秀红 翟帆;沈士团委员:切实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吴睿鸫;1/3省份教育投入为何敢欠账[N];工人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李秀章 蒲元平;镇巴持续加大教育投入[N];汉中日报;2009年
7 马朝宏;政协委员热议“4%”[N];中国教师报;2008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程方平;教育投入须寻求科学和务实的依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悦新;教育经费投入靠法保[N];法制日报;2003年
10 记者 覃世默 通讯员 石君玉;青秀区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N];广西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张桂霞;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栗建华;我国教育投入、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SD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家胜;关于我国增加教育投入的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侯巍;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陈浩然;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邹书中;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5 胡丹丹;教育的经济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龙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善鑫;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夏支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武传竹;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广成;教育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89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8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