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拖沓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沓与自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出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业拖沓 自尊 应对方式 横断面研究 大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拖沓与自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拖沓问卷、自尊量表(SES)、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自尊与学业拖沓总体、延迟行动、计划不足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拖沓总体及延迟行动、计划不足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自尊、合理化、解决问题、幻想、求助对大学生学业拖沓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自尊水平、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学业拖沓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应提高自尊水平以及学会成熟的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减少学业拖延现象。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self-esteem and coping style. Results: Self-estee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delayed action, insufficient planning,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delayed ac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adequate planning and problem-solving and help-seeking, a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elf-blame, fantasy, avoidance, rationalization, self-esteem, rationalization, problem-solving, fantasy. Conclusion: Self-esteem, coping style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ir self-esteem and learn to mature positive coping styles. To reduce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学业拖沓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者把立即做或决定了的应及时采取的行动推至将来的非理性行为[1],同时产了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行为。一种盛行的关于拖沓的病因学理论认为,拖沓是一种保护易受伤害的自尊的一种策略[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魏源;;大学生拖沓行为与不良人格倾向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1期
2 陈小莉;戴晓阳;董琴;;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永兰;;大学生学习拖延实证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易雯静;吴明霞;郭成;;有关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魏源;;拖沓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康婧;章军建;;拖沓心理与大五人格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5 楚翘;肖蓉;林倩;;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8期
6 丁凌云;;浅析拖延现象的心理学理论[J];考试周刊;2011年14期
7 梁彦红;陈红艳;方华;;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何建飞;卢宁;;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学业拖延行为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年07期
9 马明胜;;大学生拖沓习惯的成因及其干预[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4期
10 王孟成;杨忍;戴晓阳;;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与时间透视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毓婧;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成就目标定向、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拖延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洋;大学生学习拖延及干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甘良梅;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6 林静;福州高中生学业拖延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静;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乔琨;反事实思维、成就动机和拖延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春宝;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国燕;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王敬群;梁宝勇;;完美主义发展模型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3 甘良梅;余嘉元;;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锋;毕重增;陈本友;;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A型人格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毕重增;彭香萍;;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蒙茜;郑涌;;拖延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尹国杰;学习拖延与动机信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魏源;拖沓心理与认知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0期
9 马明胜;拖沓习惯实证研究的回顾[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4期
10 魏源;;拖沓与情绪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刍议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2 孙潇镥;;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3 邱鸿钟;陈晓云;马利军;;广州公交车司机压力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4 肖丽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5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6 蒋燕宾;;基于大专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7 周喜华;;高校留级生的学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8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9 龚雨玲;;武警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尹绍清;;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华;;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玉莲;张国富;王娜;王志英;张瑞美;王玉娟;金影;;精神科护士的自尊、应对方式及二者的关系[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章金辉;严伟良;;老年人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记者 温云楠;我区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15.87倍[N];阿勒泰日报;2008年
3 张二虎 孟旭;从大学生应对SARS看心理健康教育漏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宏宇;日本新一届内阁组建完成[N];工人日报;2010年
5 王志铭;肿瘤病人的心理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6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董飞侠;两手准备,应对田间皮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李欢欢 程灶火;焦虑亦成疾[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中国二十冶董事长 党委书记 李勇;拓宽产业范围 转变增长方式[N];建筑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懿;规避“雷区” 拆解“地雷”[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2 房玉涛;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横断面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赵根明;中国血吸虫病疫情纵向研究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吴燕t,
本文编号:1384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38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