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教育哲学的功用
本文关键词: 教师 教师教育哲学 功用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实用教育哲学学科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功用。它能够引导教师从哲学的整体概念出发,思考存在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而且有助于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自觉地确立"以教育人"的信念与追求、以"道德我"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并形成整体、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态度、视界和方法,进而在整体把握人类对教育所形成的全部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思考教育问题,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Abstract]:The teac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as a practic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t can guide the teac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concept of philosophy,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This not only helps teacher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education, grasp the law of education, but also help them as a unique cultural groups consciously established "faith and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 "moral" consciousness strict demands on themselves and form a whol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attitude, vision and method, and then grasp all the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sciously thinking education in the whole, guide and improve education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教师教育哲学有何功用?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其实质是对教师教育哲学这门学科存在必要性的追问。傅佩荣在评论《苏菲的世界》时说:“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1]这或许是对哲学功用最深刻的把握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庆昌;论教育哲学的应然走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李福华;对高等学校学生权力的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学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吴志功;高师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设计[J];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11期
4 郎华儿;;重视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刘文霞;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及其事业[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徐淑凤,陈桂英,伊焱;文化变迁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的理性选择[J];理论月刊;2004年09期
7 谭德礼;论道德教育的模式——从杜威“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王彦力;;走向对话——中国教育“杜威研究”九十年[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9 张海英;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工程硕士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王全宾;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论[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孔祥宇;《现代评论》与中国政治[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乐梅;重庆市国有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动机与激励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增彩;论家庭辅导教学价值取向的误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付丽和;论教师教育的教学个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叶蓓蓓;涠洲岛民俗文化与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9 杨南丽;杜威的新个人主义述评[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国庆;;教育产业化新解:教宜产业化,育非产业化[J];新经济;2000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丁钢;;内涵与功用——关于乐教的争鸣[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周永麒;;进一步发挥学生网上论坛教育功用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3 周永麒;;进一步发挥学生网上论坛教育功用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李忠;;韩非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沈德立;李洪玉;阴国恩;李幼穗;;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思诚;小乐器功用大[N];音乐周报;2003年
2 郝忠勇;师生:教材的另一半[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郭之纯;教育应“亲近穷人”[N];江淮时报;2006年
4 余侃;应用引领装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李文忠 严息美;你家的阳台封不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叶隽;在历史视域中追索法国教育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郭之纯;教育制度应“亲近穷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江苏省金坛市汤庄中心小学 朱小燕;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网站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郭之纯;“亲近穷人”理应成教育制度的核心伦理[N];工人日报;2006年
10 郭之纯;“亲近穷人”理应成教育制度的核心伦理[N];民营经济报;2006年
,本文编号:149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9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