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

发布时间:2018-03-23 11:36

  本文选题:师道 切入点:师德 出处:《中国德育》2010年04期


【摘要】:中国古代自教育发凡,即开始形成以教师为本的为师之道。历代教师恪守与弘扬,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师德传统,它旨在追求至善、崇德、贵表、务本和弘道。在传统师道中,师德为百业道德之首,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强调人格独立、立德善教、学不厌新和公心求是。师风是师德行为表现出的特有精神状态,主张教师要自立自得、知行合一、知体达用和长善救失。
[Abstract]:Since ancient Chinese of education, which began to form teachers as the teacher road. The teachers with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thics, it aims to One principle runs through it all.,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Zonta, your table, and this service. In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the road in the way, for all the moral ethic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the emphasis on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achide Yoshinori, not tired of the new teachers is morality and public spirit. Seeking behavior reflects the unique spirit of the state, teachers should self complacent, the unity of knowledge, knowledge of body and long lost good save.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G4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寇丽;;对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创新素质的深层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2 张昆;;大学的使命[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3 易爱国;;中职学校有效教育之我见[J];职业;2010年05期

4 ;动态[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1期

5 何维彦;吴小静;;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与育人的特点[J];新西部;2010年01期

6 张平增;邓秀杰;;创新教学折射教师人格魅力[J];教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7 ;多方推进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1期

8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 文化植根 教育培心[J];教育导刊;2010年02期

9 谢树标;;“以生为本”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2期

10 张东祥;张娥;;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红梅;;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新时代内涵及建设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继新 于龙春;让城乡教育实现高品位的同频共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于京玄;有偿家教 一票否决[N];西安日报;2010年

3 记者 高伟山;“德育为先”培养军垦新一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安树芝 山东省临朐第五中学 孙民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校长 潘怀林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五中学校长 陈复兴 浙江省磐安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德超 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宿迁市教研室主任;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办公室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罗湖区滨河小学副校长 冯小炬;科教关乎城市发展后劲[N];深圳特区报;2010年

6 刘惠思;俄化肥生产商主要靠出口[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倪光辉;公平:规则比起点更重要[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金振娅;专家建议出台《无烟学校标准》[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夏禾;掌声和荣誉送给普通教师[N];苏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肖东;包容大爱广师德 涵养大气育名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本文编号:1653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653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