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在教育中强化和惩罚的使用

发布时间:2018-04-19 08:44

  本文选题:教育教学实践 + 强化和惩罚 ; 参考:《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年09期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行为有效的运用强化和惩罚是一门艺术,对灵活、生动开展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and punishment of students' behavior is an ar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lexible and viv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作者单位】: 河北文理学院;石家庄市第15中学;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正怀;桑代克和斯金纳在学习理论上的分歧[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3期

2 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3 胡朝兵,胡道文;对儿童实施奖惩的心理学原理与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申来津,赵鹏;奖惩的学理解释及其有效性分析[J];理论月刊;2004年12期

5 谢应宽;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 余江敏;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李克信;论教师应遵循的教学策略[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建春;张红;李荣华;;对综合创新实践教学的经验性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2 彭宁红;;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与英语语音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3 江晓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谈惩罚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5期

4 许东;;探析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迷信心理[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Z2期

5 陈伟达;侯卫国;;激励理论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张皓;闫泓;;自我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有效建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7 贾涛;李继平;;激励理论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2期

8 冷丽娟;李忠生;马维功;;试论如何运用斯金纳强化理论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J];才智;2012年28期

9 刘庆辉;滕茂胜;;建设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中分包商HSE管理探讨[J];广东化工;2012年16期

10 刘华;;从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分析广告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塑造[J];大众文艺;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仁义;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卉;基于激励理论的大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雷文文;来华非洲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先宏斌;从惩罚到强化的学理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响响;斯金纳强化理论及其程序教学在拉丁舞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震;地税系统基层公务人员激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桃花;小学生奖励机制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生亮;惩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及心理干预策略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晓娇;小学教师职业成功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赖小静;运用代币法矫正课堂干扰行为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呈祥;学校教育中奖励与惩罚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2 ;论学习理论[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3 李虹;对儿童的惩罚[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方安;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和智能观及其教育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吕俊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启示[J];继续医学教育;2007年33期

3 万文娟;纪慧生;;德、美、英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4 高岑;;为了理解的教育——关于美国的多元智能理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1期

5 张玉霞;;让每一个生命都丰盈——浅论周弘的赏识教育[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6 赵晓红;;国内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陈金焕;;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8 王银华;;“南风效应”对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3期

9 李霞;王有亮;;生命教育是教师工作的应有之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郭裕源;《射雕英雄传》中的教育启示[J];班主任;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敏;;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发展及其教育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谢立瑶;;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矫治的个案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伦增;;编辑活动目标导向[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4 王彦玲;;音乐治疗师手册 第五章 测量[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傅贤治;;企业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6 程怀东;汪凯;孟玉;靳胜春;;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损害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江海丰;;“不良家教”与“厌学”……[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喻斌;;民办学校年级管理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朱海燕;李鹏;张锋;沈模卫;;海洛因戒除者对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特性[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苏琳;王彦玲;宋燕明;;音乐治疗师手册[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学博导、苏州市副市长 朱永新;农村义务教育可以做得更好[N];人民政协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宋佳 吴绍冰 通讯员 马贵明 杨占苍;管理创新 打造精品[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3 平原;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N];太原日报;2005年

4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健;思维差异背后的教育启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劳凯声;今天,,我们如何为人师[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杉久;家庭教育八大注意事项[N];福建科技报;2003年

7 王志刚 唐晖;良好养成从现在开始[N];战士报;2006年

8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余龙昆;医院管理从“心”开始[N];健康报;2008年

9 张台先;柔软对话的力量[N];中国邮政报;2003年

10 杨嫦娟;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朝全;混合组织及其治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秦政;基于自主和自学习行为智能体的AUV运动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马朝林;前额叶皮层行为抑制和计数功能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方秋明;汉斯·约纳斯的责任伦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魏秀丽;董事行为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仁荣;中国古代立志思想考察及教育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畅;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一项大学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利霞;廖世承中学教育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5 孙勇强;康德的自由思想及其教育启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舒君;教育托管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文砚;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成因及管理策略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敏仪;运用强化技术维持中重度智障学生期望目标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威宇;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10 黄开亮;课文阅读理解中背景信息的获取[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72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72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