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7 19:56

  本文选题:心理健康 + 心理适应能力 ; 参考:《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2009级8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54.9%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②"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③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90后"大一新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比较时,只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ental adaptation 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reshmen after 1990,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freshmen after 1990. Methods 2009 freshmen of Sichuan University and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nd the Mental adaptability questionnaire (SCL-90). Results (1) 54.9% of the students had poor mental adaptability, and only 3.3% of the students had strong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freshmen after 1990 wa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except for somatization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of other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90s" freshmen with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ach dimension of SCL-90, but only in the phobic factors (P0.05).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the freshmen after 1990 can not be ignored. The school should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t-90s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nd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freshmen.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玉;;农村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J];现代教育;2011年04期

2 蒲章亮;张红云;;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3 邰霞;;“四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点[J];中国教师;2011年16期

4 金凤;;浅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5 尚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J];安徽教育;2011年05期

6 康艾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业;2011年20期

7 吕晔;;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的影响[J];教书育人;2011年20期

8 陈启新;雷国营;刘立丹;覃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7期

9 黄淑真;;心理健康教育:阳光 BBS[J];大众心理学;2005年02期

10 高成军;;文化相融,心灵相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2 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环;;关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秀娟;;如何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杨柳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培杰;;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9 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湖北省建始一中课题组;周福轩;罗晓燕;吴清华;;“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黄文;救助心灵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王秋岩 王强 孙刚;网络搭台德育唱戏[N];天津日报;2004年

4 孙刚 周润健;天津中小学心理教师将实行持证上岗[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孙刚;4万中小学心理教师开始培训认证[N];天津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陈静;叩开你的心门 与你“心灵有约”[N];绍兴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燕琦;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8 记者 张敏;两亿农村学生缺少心理健康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黎川县熊村中心小学 黄欢;浅谈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N];抚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书晶;高中学生心理调适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买力坎吐尔逊艾力;内地高校民考民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胡宝倩;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李东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马俊;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训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孔金旺;武汉市初中生的行为健康状况及家庭干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8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858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