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现状及其关系
本文选题:人际信任 + 人格特征 ; 参考:《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较同龄人高,特殊信任年级差异显著(F=5.164,P0.01),普遍信任专业差异显著(F=3.551,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女生的E、P分高于常模(P0.01),L分低于常模(P0.01);男生的P分高于常模(P0.01),N分高于常模(P0.05),L分低于常模(P0.01);神经质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掩饰性、内外向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负相关。高校要客观看待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2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ir peers. The difference of special trust grade was significant (P < 5.164), the difference of general trust specialty was significant (P = 3.551), the EP score o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 P0.01 / L, the P score of 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 P0.01N, the score of ment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 P0.05 / L, the score of ment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model (P < 0.01), the score of 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model (P 0.01N), and the score of ment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 (P 0.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dimension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cealment, introversion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objectively tre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of this special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arry out timel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B844.2;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3 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4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5 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婷婷;;男性犯罪青少年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赵金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省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3 徐本华,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4 伍明辉;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5 林升栋;;礼物、关系和信任[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6 刘桂兰,韩国玲,阿怀红;汉族、藏族大学生EPQ测评比较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7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3期
8 姚远,陈立新;老年人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05年04期
9 邹芙蓉;刘金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黄艳华;;听障儿童个性及与人际信任关系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理;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基于心理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3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宝梅;蒙古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童志锋;乡村社区人际信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勤锦;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艳华;听障儿童人际信任与个性特点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儿童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大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龙辉;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人际信任及自尊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侯成飞;网络成瘾的高职生网络使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答会明!745000,李梦月!745000;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2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3 郑信军;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4 王振宏;初中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5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6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7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8 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9 全东明,刘珍妮,李刚;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控制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年03期
10 梁军林,刘珍妮,全东明;518名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与个性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丹;;唐寅狂放人格及其文学创作论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简小珠;焦璨;Steven P.Reise;彭春妹;;四参数模型对被试作答异常现象的拟合与纠正[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3 孙丽璐;郑涌;;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4 张明浩;陈欣银;陆祖宏;;气质的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2期
5 尹红新;;山西省某中医院校学生人格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年01期
6 徐俊芳;韩伟;陈景武;;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结构方程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7 王艳祯;张进辅;;学业自我设限研究回顾与展望[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黄俊伟;钟毅平;;大学生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吴旭春;;中晚唐草书僧的世俗心态试析[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10 尹慧;;关于早期经验的理论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启示[J];前沿;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韩洪艳;;让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人格成长保驾护航[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刘雪元;李永娟;蒋丽;;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政治与工作结果变量的作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卓民;;道家教育培养目标探原[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王丽萍;肖前国;朱诗敏;余林;;网络日志的调适作用与人格特点的相关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陶然;黄秀琴;王吉囡;张惠敏;张英;;网络成瘾患者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英文)[A];物质滥用和成瘾行为国际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9年
8 姚丹霓;吴大嵘;卢传坚;;银屑病人格特征、心理状态及应激方式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郭桂梅;赵曙明;;员工创造性研究回顾与展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谭志君;史书;;论劳教所强制戒毒心理矫治咨访关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如东 杨亚军;校园贫富差距问题不可小觑[N];人民日报;2010年
2 田晓宁 顾延慧;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N];临汾日报;2010年
3 猛犸 科学作者;你喜欢机器人长得漂亮吗?[N];电脑报;2010年
4 王亚 顾敏;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的脑结构缺损研究获进展[N];科学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坤;让梦想照进现实[N];商丘日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卜卫;青少年使用新媒介要因势利导[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潮白;“讲真话”有几个层次[N];南方日报;2010年
8 北大附中原校长 赵珏琳;高考改革设想:用分级考试代替一考定终身[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9 巴喜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对策[N];平顶山日报;2010年
10 郝成涛 田鹏;构筑起官兵心理健康的“防火墙”[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国强;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防御机制及脑脊液、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瞿群臻;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永红;企业中层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姚静;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认知功能和人格特征及其遗传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张利燕;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敏;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2 廖雪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传导通路相关基因与人格的关联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谢晓鹃;企业员工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曾斌;中国人跨文化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林;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项优秀学生人格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徐保锋;技校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雪峰;老年抑郁症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巴友良;医学生社交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马晓东;护士工作倦怠与大五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10 马广武;体验式培训师人格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5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1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