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机制缺陷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
本文选题:大学生自杀 + 预防干预机制 ; 参考:《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5期
【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认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将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因素有机整合,通过适当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工作服务,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构建健全的大学生自杀预防干预机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defects of the suicid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uicid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mechanism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school social work, we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social, school, family and individual factors, and provide all kinds of social work services to the needy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appropriate social work methods and skills.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to cultivate a sound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build a sound suicid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C916;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情,王礼桂;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2 袁建勤;戈琴;;高校学生自杀危机干预及应急处置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23期
3 董莉莉;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狄文婧;;国内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的概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2 白芸;;学校社会工作:一种促进大学生发展的专业性服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段志雁,魏景柱,安亚娜;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海国;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管晓琴;认知疗法在大学生自杀预防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陈迪明;高校学生自杀与危机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海霞;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目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邓玲;论高校学生自杀现象[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辉;;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方水镇;大学生自杀念头产生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3 刘济良;;生命体验:道德教育的意蕴所在[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姚月红,马建青;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5 孟庆恩;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J];青年研究;2002年10期
6 段鑫星;;博士生为何轻生?——博士生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J];青年研究;2007年04期
7 王群;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杨碧漪,阎平;大学生自杀现象之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马剑侠;大学生自杀心理研究与危机干预策略[J];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10 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霞灯,黄光扬;福建师范大学8名学生自杀事件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3年06期
2 王智;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女大学生自杀引起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5年08期
3 侯文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须强化[J];成才之路;2007年31期
4 林晓楠;;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4期
5 曾玲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学成因和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7年10期
6 丁严;;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江南论坛;2007年04期
7 于俊杰;;大学生自杀现象因素探析[J];大众心理学;2003年01期
8 崔立勇;;大学生自杀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9 孙羽枫;;大学生自杀现象的人格分析及预防[J];学习月刊;2007年12期
10 许建阳;;从北大坠楼女生贴在BBS上的遗书 谈大学生自杀心理[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爱萍;李伦;;浅谈大学生自杀现象的防治[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章劲元;郭晓丽;;大学生自杀五大线索及其对策[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张美红;肖水源;;无法承载的生命之重——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估研究[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4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评估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5 邢邦志;;大学生自杀的成因及其给我们的工作警示——来自4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的调研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徐慧兰;马贞玉;肖水源;李颖;;长沙市大学生自杀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7 殷炳江;;3位大学生自杀未遂引起的思考与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姚月红;;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行为特点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丽霞;;浅谈大学生自杀者的人格心理误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建华;张可;张藏云;;独立学院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的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阳市心理卫生医院 赵宏;面对压力最糟糕的对策[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第一军医大学梁剑芳;来自心灵的杀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郭松民;大学生“集体抑郁”源于“被排斥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刚强;大学生为何这么想不开[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李元卿;高逆商:化逆境为顺境[N];健康报;2006年
6 陈建萍邋李玉婷;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须“三管齐下”[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谭嘉邋张鸣 叶铁桥 郭姗姗 郝广杰 闫煈;象牙塔里的悲剧[N];健康报;2007年
8 毕淑敏;青少年需要强健的心灵[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高一村;心理救助:让生命不再被轻看[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王政清;拯救脆弱的心灵[N];健康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邓勤勤;当代大学生自杀危机及其干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国香;大学生自杀“守门员”的培训及培训效果的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4 朱彤;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田小东;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雪;媒体自杀报道、抑郁状态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孔刚;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自杀态度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龚磊;安徽省医学院校低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10 郑俊虹;“缺损型家庭”大学生心理特征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32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3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