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的思考———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7 17:31

  本文选题:教育均衡 +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5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日趋严峻,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义务教育工作是流入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以北京市为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市政府和学校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周边建立流动性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立梯级入学制度;不在混合编班或专门编班上过于"认真",正视现实,既不漠视也不抱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致力于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的解决;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准义务教育政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local educ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du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do the local compulsory education well.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ll,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schools can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aspects: setting up the floating children's schools around the areas wher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establishing the cascade admission system; It should not be too "serious", face up to the reality, neither ignore nor adopt the attitude of too idealis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calizing education for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quasi-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小红;晋江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符小花;义务教育阶段少年儿童就近入学法规实施现状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艳华;社会学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受歧视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维;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玲;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海涛;论宪法对我国居住证制度的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周宁宁;台州城市外来人口市民化调查研究及规划策略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8 楼丽丽;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李玲;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何伟;农民工的应急能力与社会网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綦明霞;努力拓展城乡结合部的成人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2期

2 范海英,聂廷晋;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3 王娟;;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发展与管理问题探析——以郑州市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7期

4 魏东辉;宋戈;武卉蕊;;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晶晶;王亚娜;黄旭君;;城乡结合部中学文化建设的策略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黄俊琪;;城乡结合部初中骨干教师培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7期

7 周莹;;窗外的鸟儿[J];新青年(珍情);2009年06期

8 郭小龙;;城乡结合部中学语文教学对策初探[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9 吴嘉学;;教育均衡——能否通向教育公平?[J];生活教育;2010年03期

10 杨帆;;加强城乡结合部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婕;黄亚平;;基于生态导向的城乡结合部规划路径探讨——以山东广饶东部新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冰;董卫;;高速城市化进程下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以洛阳城乡一体化首期示范区专项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世民;李世峰;;城乡结合部有序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4 裴松华;;城乡结合部土地开发刍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郑鸿伟;刘明贵;;城乡结合部个体税收征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6 姜维镔;管凤久;;城乡结合部的土地问题与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吴浩;王年保;李丽娟;;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张良;李国灵;周继红;邱俊;李阳;赵新才;;重庆地区城乡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特点对比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冯晓英;;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成因与治理思路[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10 宫方强;;城乡结合部农地非农流转驱动因素及耕地保护对策[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都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点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记者 林俊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N];湄洲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经波 建华 吴超;洪湖推进教育均衡工程[N];湖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杜星亮 岳娟红;“百校兴学”大检阅“教育均衡”作表率[N];太原日报;2009年

5 李其成 韩祥龙 刘波;博山: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N];联合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余荣华;漳州样本 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冯启良 实习生 孟静航;端平教育均衡“这碗水”[N];赤峰日报;2010年

8 王兴才;齐都镇党委政府 多措并举促教育均衡优质发展[N];淄博日报;2010年

9 高耀彬 张学军;教师城乡交流 促进教育均衡[N];晋中日报;2010年

10 ;教育均衡“路线图”应细化可操作[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鹏;城乡结合部民间物流仓储的社会经济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3 刘杰;跨体制下的身份诉求与结构化形塑[D];吉林大学;2012年

4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聂仲秋;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健;基于CA的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资源环境与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2 陆海英;基于RS/GIS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郝亚明;外力推动下的变迁——一个藏区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何睿雅;山区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统筹与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郭爱清;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其土地价格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董德坤;城乡结合部土地价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宫方强;城乡结合部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8 杨莉;论城乡结合部法律秩序的形成[D];湘潭大学;2008年

9 左玉强;城乡结合部耕地转化动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庆;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用地趋势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3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43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