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教师评价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8-06-11 22:14

  本文选题:教师评价 + 主客对立 ; 参考:《教育评论》2010年06期


【摘要】:教师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教师评价基于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由外在于教师的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对教师进行评判,教师的主体性被压制、剥夺。立足于主体间性的教师评价,强调多极主体的共生、平等、理解与对话,这有利于消除单一主体评价的片面性,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Abstract]:Teacher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mselves.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evaluation is based on the dualistic thinking mode of subject-object, which is judged by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subject according to his own understanding and needs, and the teacher's subjectivity is suppressed and deprived. Based on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emphasis is on the symbiosis, equality, understanding and dialogue of multi-polar subjects, which is helpful to eliminate the one-sidedness of single subject evaluation and play a better guiding role in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炳盛;有限政府的有效性与合法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舒国滢,程春明;西方法治的文化社会学解释框架[J];政法论坛;2001年04期

3 高全喜;“宪法政治”理论的时代课题——关于中国现代法治主义理论的另一个视角[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4 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5 董溯战;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4期

6 江国华;宪法哲学:自由的哲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7 庄礼伟;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7期

8 谢晖;法律意义标志的诠释学审查[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9 李小科;“现实的乌托邦”释义[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10 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2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6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峰;妨害婚姻家庭犯罪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廖新仲;从“新债”的分类到民法典的结构[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7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8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俭;评价究竟为什么[J];中小学管理;1998年01期

2 徐玉珍;评价不必为奖惩[J];中小学管理;1997年09期

3 杨泉良;;谈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局限性及对教学的影响[J];学校管理;2011年03期

4 马玲;;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陈公泉;;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策略[J];甘肃科技;2011年14期

6 杨力宇;谭晓灵;;浅谈教师评价与教师管理制度[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黄鹂静;;“减负”不能减质量 教师评价是关键[J];宁夏教育;2011年Z1期

8 郑玲玉;;教师激励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9 龚黎;;基于有效激励的小组评价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10 张爱红;;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师院校的教师评价[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玲玲;孙河川;;教师评价意义的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孙河川;鲁良;刘文钊;郝妍;;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对辽宁省教师评价的启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覃业阶;;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展是大局,用人是关键——如何建立民办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徐林;;民办教师评价的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杨应元;宋艳丽;;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解国柱;;教师评价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宋艳丽;;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孙秀斌;蔡民;许秀琴;;构建发展性全员自主评价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系统[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赵星;;教师评价的问题与应对策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一小学校长 仝汝华;关于教师评价的思考[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徐吉志 李霞;教师评价,其实是可以协商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3 赵小雅;教师评价:由奖惩依据到促进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李霞(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教师评价是可以协商的[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评价教师得摸准教师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上星”激活教师评价体制[N];济南日报;2005年

7 孝昌县陡山乡中心学校校长 鲁菊芳;优化教师评价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8 浙江师范大学 孙炳海;用“金字塔模型”整合评价内容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徐德明 刘佳 张超;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思想在分享中提升[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s,

本文编号:2006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006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