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全球性问题与共生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29 17:10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存危机已经超越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成为困扰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实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道德的危机。摆脱危机需要超越旧的伦理规范,树立新道德。建构共生道德,开展共生道德教育,便是时代赋予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 the survival crisis has surpassed a certain country or region and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puzzling mankind. The global problem is essentially a crisis of human-centered morality. To get rid of the crisis, we need to transcend the old ethical norms and establish new ethics. Constructing symbiotic morality and carrying out symbiotic moral education is a new subject endowed by the times to school mo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杜时忠;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刘超良;制度:德育的环境支持[J];教育科学;2004年04期

4 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勒堂;西方经济正义思想的历史脉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邱兴隆;报应刑的价值悖论——以社会秩序、正义与个人自由为视角[J];政法论坛;2001年02期

3 王正平,周治华;小康社会与城市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4 张传有;从认知逻辑视角看西方伦理学的发展[J];伦理学研究;2005年02期

5 宋晶;;老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陈颖川,吉建秋;论道德视野中的职业球员价值取向[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7 王小兰;德育在体验中生成[J];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04期

8 孙彩平;从道德的维度反思道德教育——多元社会背景下研究道德教育的新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杨宁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衡”现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10 陈媛;;道德教育目的的实践生存论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涂可国;;试论人的自我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3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时弘;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3 李燕;共生教育:现代教育的向度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万荣根;学生个性发展与德育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董江永;自然的内在价值[D];四川大学;2002年

6 张学成;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苗俊玲;论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米小蓉;道家生态智慧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汤建龙;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控: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水淑燕;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和警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2 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铁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4 蔡春,扈中平;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刘波;主体性德育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1年01期

6 丁东宇;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7 杨清荣;制度的伦理与伦理的制度——兼论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4期

8 聂荣鑫;走向对话:一种新的德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2期

9 刘黔敏;美国德育模式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金志云;自我教育:方法与模式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153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53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