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道德教育贴近生活的发展路向

发布时间:2018-08-02 09:58
【摘要】:从道德教育脱离生活的批判,到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反思,都是对道德教育发展的不断探索。道德教育既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因此,道德教育的发展,应以贴近生活作为其准则,而不是简单的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道德教育贴近生活的改革与创新。
[Abstract]:From the criticism from the moral education to the life, the reflection on the return to lif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derived from life but also higher than life. It is a transcendence to the real lif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close to life as its criterion, not a simple return, and in this base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for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lose to lif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炳生;回归生活:德育改革与创新的价值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4 刘志山;;对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的反思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9期

5 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杨淑萍;论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颖;;道德智慧教育与人生幸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易连云;马霖;;对立还是融合:对“5+2=0”的诘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袁茹;;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德育渗透[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王秀芬;;谈高校学生的自我体验教育及其德育功能[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李晓静;;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徐财科;;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3期

9 黄思奇;;道德体验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0年09期

10 蒋燕;黄婷;陈克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外向型人才培养1+N模式初探[J];才智;2011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深入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何兵;;人文关怀中情感思维的价值审视[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玲玲;;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的新方法——从企业员工素质要求看生态体验式德育[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峰林;;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田晓明;高等学校服务育人工作改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蒋翠婷;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孟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有效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张祥云;人文教育特点新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3 潘懋元;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学校德育建设》序[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4 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衣俊卿;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山;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发展之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曹烨;孙科;;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1期

3 董玲玲;;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知识经济;2010年17期

4 董勇生;;回归生活,思想品德教育的本源[J];中国教师;2009年S2期

5 周君珍;;让语文与生活携手前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5期

6 张晓芳;廖孟柯;;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4期

7 廖英;檀传宝;;德育边缘化的表现及原因浅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罗学莉;;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梁献芳;;让文言文教学回归生活[J];广西教育;2008年17期

10 郭颖;;论表演的道德教育意蕴[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思晨;陈敏;;回归生活 塑造心智 促进创新[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邵兵;;我们的创作要贴近生活[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3 王扬;;对贴近生活的几点再认识——兼论贴近生活与自然主义区别[A];新阶段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王素华;;开掘拓展 完善丰富——内容组研讨综述[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5 朱步忠;袁风玲;;回归生活的农村一般中学作文教学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张洪高;;仁爱: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蒋志芬;;高中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王凌皓;;论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理念的基本特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黄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10 徐彩萍;;构建写作“原生态”,让作文回归本色——浅析小学生写作的现状及其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学良 李汉勇;贴近生活 妙趣横生[N];云南日报;2004年

2 侯文华;德育贴近生活有哪些基本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吴敏 裴礼辉;让公益贴近生活 让爱心温暖社会[N];闽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继岚;做一个时代的发问者[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本报评论员;编辑记者的素质要全面提升[N];山西日报;2003年

6 孙永杰;让IT广告贴近生活[N];中国电子报;2005年

7 记者 陈晓黎;上影全力创作现实题材新片[N];文汇报;2001年

8 记者 谢苗枫邋实习生 卫学军 通讯员 戴秀文;新高考英语口试“比想象中简单”[N];南方日报;2007年

9 陈志刚邋张斌;甘肃开展禁毒法集中宣传行动[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记者 卢维伟;讴歌和谐厦门新形象[N];厦门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小明;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潘建红;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熊华生;为了儿童的幸福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庆涛;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变化及特点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涛;“贴近生活”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植薇;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天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贴近生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刘欣;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有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生活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邵广侠;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复兴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丽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彩云;道德教育有效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59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59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