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主义倾向批判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inevitable problems: from the concept to the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the layer by layer permeates the bad tendency of formalism. In order to put an end to the bad tendency of formalism and the proper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beautiful reality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understand the inselectivity of the reform itself, and put an end to the bad tendency of formalism and the proper attitude toward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基金】: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社会学视域中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构建”(08DSH020)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0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莉莉;;法律多元下的法律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友芳;知识:它的内生化及其对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唐绍欣,刘志强;哈耶克的制度理论:秩序与传统[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薄振峰,魏建国;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与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缪燕;;浅议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距离[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06期
6 柳一群,赖功欧;分散的决定如何导出协调的市场经济过程——以哈耶克、布坎南的经济哲学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李丽辉;社会——法律发展的重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刘宇;;论儒家政治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性抉择[J];理论月刊;2006年S1期
9 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J];史林;2008年02期
10 李霞;;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J];民俗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林林;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郭升选;我国证券监管的效率改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胡少华;政策、制度、技术与江苏棉花产业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志国;政府权力与产权制度变迁[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王文寅;国家计划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晓勐;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扬;论合会合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魏干;哈耶克进化论理性主义法律观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程立;户籍制度引发的宪法学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敏莉;农村法治建设中的乡规民约[D];广东商学院;2010年
5 武卓;重整计划强制批准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张梦琳;从“外部自由”到“内心自由”:殷海光的自由思想[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丽红;当代中国民间法的法治秩序建构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刘志国;经济人与道德人之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楠;广西融水苗族埋岩民间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琳;侗族侗款的遗存、传承与时代性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微;;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开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常建忠;;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3 高忠;;小班化教育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2期
4 曾光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困惑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5 郭晶;郝德永;;苏联合作教育学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1期
6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7 世义;嘉懿;;谋划教育大计 夯实千秋根基 县长马治东被评为“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个人”[J];新西部;2010年01期
8 申瑞红;陈衍忠;;教师教学价值的旨归:从课堂管理到课堂领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4期
9 吴艳玲;;课堂教学中课程权力运用失当例谈——以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相交(垂直)”一节课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10 朱雅文;;让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阮源萍;章慧;;强化研究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介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俊晓;郭瑞斌;张春;孟淑娟;莫尊理;;新课改下化学教师素质及其培养对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陈永东;;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教学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王正福;;浅谈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伍君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建立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李水平;;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8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程桂苹;;独立思考探究式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高丕卿;;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启建 张以瑾;2009《现代校长》周刊年度校长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实习生 张梦夏 本报记者 黄巧娣;加大投入 虎年教育“优”字当先[N];乐山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可孝 特约通讯员 任明忠;肩负使命,,跋涉在百年名校的路上[N];淄博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韩小蕙;用高效阅读改变人生[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曾建军;积极落实好惠民工程[N];眉山日报;2010年
6 安中初中部 徐宏;巧用“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N];安康日报;2010年
7 临汾三中校长 张杨管;新课改实施的国际背景与人本核心[N];临汾日报;2010年
8 连云港市教育局局长 匡中远;紧扣新课程改革 力推教育现代化[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湖南省澧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爱军;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亟待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教育局 李桂亮 李尚军;春风化雨润无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山;普通高中物理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调查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王晓芬;农村混读班早期教育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郝琦蕾;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永贵;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环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琨;初中语文活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成艳;徐州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3 战彬彬;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丽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明;高中生物新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宏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春雨;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生物教师关注阶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艳丽;高中数学教师课程改革的认同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晓蓓;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问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困难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0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3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