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即言语行动——杜威语言意义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发布时间:2019-03-09 12:01
【摘要】:通过对杜威语言意义理论的系统梳理,阐明语言是工具的工具,语言意义生成于言语行动;强调教育思想即是具体的言语行动,言语行动规定了儿童的存在与生长、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和教育生活的形式与内容等教育基本内涵,其本身所蕴含的自由本质、交往功能、社会性探求品质和个体性特性决定了教育民主的前提、内容、特征和标准;通过理解意义与对话教育,言语行动促进了个体思维发展、科学精神养成和自我认同。
[Abstract]:Through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Dewey's theory of linguistic meaning, this paper clarifies that language is a tool of tools, and that linguistic meaning is derived from speech actions. Emphasizing that educational thought is a concrete speech act, which stipulat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 such as the existence and growth of children, the reorga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educational life, the free essence and the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contained in it, The quality of social explorati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premis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democracy;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understanding meaning and dialogue, speech ac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thinking,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self-identific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分类号】:G40-0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希克曼,曾誉铭;批判理论的实用主义转向[J];江海学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鹏飞;论杜威的社会哲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谢海均;文燕;田荣;;素质教育的概念厘清和内涵外延疏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刘金;康德哲学的“划界”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于兴艳;;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春玲;城市景观特色级区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襄宁;葫芦岛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乔清;李阿利;宋伟伟;刘虎;;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关于教育与生活的论述[J];文教资料;2011年04期

2 尹鸿涛;孙传远;;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3 曹孚;;杜威批判引论 (上篇)[J];人民教育;1950年06期

4 刘英健;杜威课程论的本质特征[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夏英林;析胡适、杜威对“行易知难”说的不同观点[J];东方论坛;1999年03期

6 刘爱河;杜威的真理观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毕定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三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8 姚利民;中外著名教育家选介──杜威[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04期

9 张莹;;对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解读[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但武刚;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述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乔清;李阿利;;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与生活思想[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开会;;杜威新经验主义艺术观的得与失[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邹铁军;;杜威哲学观的根本改变——纪念杜威150周年诞辰[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常宏;;杜威的“经验”概念的现象学解释——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背景来解释杜威的经验概念[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丁立群;;杜威的文化哲学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来源;;“实践境遇”:绝对道德律令的域限——从现代性的角度对杜威道德实践理论的基础性释读[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赵敦华;;杜威的进化发生学方法[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8 孙明湘;沈旭明;;试论赖欣巴哈的意义理论[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9 汪永康;;杜威: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改造[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冯抗胜;;她曾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记中原女战士杜威[A];我们的父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 陈亚军;杜威:为了理解的纪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外哲室上海社科院哲学所所长 童世骏 复旦大学杜威研究中心主任 刘放桐;“中国就是东西文化的交点”[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杨柳新(北京大学);杜威与孔子:互镜的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亢春燕;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5 理查德·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 阎勇译;创造性的民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彭国华;重写大哲的心路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田光远;杜威哲学解读技术文化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陈华;中国球员身价多少[N];解放日报;2004年

10 郭洪体(东南大学艺术系);哲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玉;杜威: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3 高来源;论人在经验世界中的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7 于林龙;回归生活世界交往范式的意义理论[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10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春英;杜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幸玉芳;杜威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文华;杜威“情境”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凤羽;杜威的经验审美观[D];西北大学;2011年

5 魏中华;审美与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红贞;杜威“艺术即经验”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平;杜威“经验”概念的独特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倩;培养智慧:杜威课程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苏州大学;2011年

9 孙晶;论后现代语境下意义理论的转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源博;杜威的经验哲学[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7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37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