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www.chinaret.com)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2-7-4 来源: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
作者:何克抗 (本文浏览次数: 1444)
【摘要】 本文依据逻辑起点五个方面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特征),对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作了严格的论证,指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教育技术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思考与评述。
【关键字】 逻辑起点;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借助技术的教育;技术化教育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Logical Star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Further Thinking
[A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s in five aspects of the logical start, the logical start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as rigorously demonstrated and that the logical star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education supported by technology”was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logical star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me major issues of princip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as pondered deeply over and reviewed.
[Key words] logical start,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technologized
一.引言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电化教育”是否应更名为“教育技术”?以及二者内涵的异同)[1][2][3][4][5][6];
教育技术定义与学科定位的大讨论[7][8][9][10];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论(以及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二者关系的大辩论[11][12][13];
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以及学科体系建设的广泛关注与争鸣[14][15][16][17];
[18][19][20][21][22];;
……。
凡此种种,既反映了我国教育技术事业与教育技术学科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也反映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界对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的性质、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更未能取得共识。显然,这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由于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逻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23],所以,上述各种争论中的分歧实际上可归结到一点——对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认识不一致。这是多年来教育技术界存在众多分歧与争论的焦点所在,核心所在。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为了澄清以上争论中所涉及的种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焦点、这个核心,也就是说,必须彻底弄清楚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到底应该是什么?下面就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论证与思考。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因而必有一个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对逻辑起点的确定必须慎之又慎。
1.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24][25]:
第一,逻辑起点应是一门学科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
第二,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
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24]:
二是逻辑起点应当以“直接存在”形态承担一定的社会关系。
了解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以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确定某个具体学科的逻辑起点。
2.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由于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确定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不妨先来看看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如何确定的?
(1)我国学术界研究教育学逻辑起点概况[25]:人本起点、知识起点、生活起点、管理起点、体育起点、目的起点、本质起点、教师起点、教学起点、受教育者起点、儿童起点、劳动起点、教育起点、知识授受起点、学习起点、传播起点、交往起点、双边活动起点、基本概念-公理起点、培养目标起点、价值起点、本质主义起点、行动主义起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起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起点、教育属性-学科性质起点等等。
之所以会提出如此繁多的教育学逻辑起点,而难以取得共识,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大多数的逻辑起点提出者都是在未曾深入学习、领会并把握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前提下,就仅凭经验或主观猜想提出自己的逻辑起点;二是少数的逻辑起点提出者虽然曾经对起点的质的规定性作过一定的分析与研究,但领会并不深刻,导致在他们所提出的逻辑起点中出现明显的自相矛盾现象——他们所提出的逻辑起点与他们自己事先确定的某一条或某两条规定性相悖。
(2)对最具代表性的“起点论”(学习起点论)的分析与质疑“学习是与思维相联系的。可以说,有了‘思维’也就具备了‘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汲取信息、吸纳知识;而作为‘教’多是与‘语言’相联系的。可以说,没有语言,人类的相互交流、要有意识地施教,以己之经验授予他人,几乎不大可能。因此总的来说,没有语言,第二信号系统就不能产生,不能有意识和进行抽象思维,不能有人类的认识能力,因而就不能进行劳动。而且没有语言就不可能相互交流思想、知识和经验,也就无法进行教育。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先有思维而后有语言,换言之,一般说来,人类是‘学习’在先而‘教授’在后的。”
以上分析表明,瞿葆奎教授所提出的“学习起点论”,至少和他自己事先确认的两条逻辑起点规定性(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以及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的相互规定性)相违背,所以这样的逻辑起点选择是不科学的,是没有根据的。换句话说,“学习”并非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那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第四, 作为逻辑起点的“教育”活动与教育学研究对象完全一致,所以不可能存在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的问题(符合瞿葆奎的第一条补充规定性)。
由此可见,作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范畴为了体现上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必须包括“教育”活动和“运用技术”这两个核心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合乎逻辑地将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表述为“借助技术的教育”活动。
① 以“传播”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传播是教育技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初始对象”[31]。其理由之一就是认为“直观教学,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和电化教育等,都是以传播为逻辑起点的”[31]。
② 以“教育信息的传播”为逻辑起点
除此以诚相待外,如果是以“教育信息的传播”作为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由于教育学的任一个二级学科中都有教育信息,那么,这一逻辑起点又如何能够与教育学中其他二级学科的逻辑起点相区分呢?
③ 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应该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作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15]。其根据是,“学习”范畴已被公认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因而其逻辑起点应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同源,但又应有所区别。考虑到教育技术学是“着重要探索媒体与学习、教学、教育变革发展的关系”[15],所以认为应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
④以“借助于技术的学习”(或“借助工业技术的学习”)为逻辑起点[17][33]
⑤以“如何教育”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相对于研究“教育是什么”的教育科学和“为什么教育”的教育哲学而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和关注点是‘如何教育’”,“甚至可以说,教育技术恰恰产生在第一次教育实践实施之前,先思考我该‘如何教育’。广义技术定义下的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教育’或‘怎样教育’,这样的一个逻辑起点是符合技术的本质的。”[35]
我认为上述观点是颇有创见的:以“如何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既可以与一级学科(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保持同源(本文第一部分已经证明“教育”活动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但它不涉及“为什么教育”和“教育是什么”的研究,所以似乎也可以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逻辑起点相区别。但是这里还存在两个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教育是什么”似乎应是“教育原理”这门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而非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级学科的整个教育科学(通称教育学),其研究内容似应把“为什么教育”,“教育是什么”以及“如何教育”这三个方面都包括在内。
第二,要想以“如何教育”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需要取得教育界同行对“教育技术学是利用‘技术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如何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的领域”这一本质规定性的广泛认同。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恐怕难以做到这一点(至少“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学者会持反对意见)。
⑥以“教学问题”为逻辑起点
⑦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真正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即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哪些教育、教学问题需要解决?这些教育、教学问题是如何分类的?每类教育、教学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现这种教育、教学问题的条件是什么?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手段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些技术和手段源于哪些基础理论?使用这种手段和技术解决这类问题是否会带来其他的教育、教学问题?”[14]
⑧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逻辑起点
[37]:“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⑨以“教育中的技术”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16]“教育技术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点应该是:‘教育中的技术’。这个要点不仅说明了教育技术的核心概念是‘技术’,更进一步说明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它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而是特指教育中的技术,这就是为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确定了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可见,这种“起点论”是把教育技术学定位于“技术”而非“教育”。但是,教育技术学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又都公认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包括提出这一起点论的学者也确认这一点[16])。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所以具有认知属性;而技术只是认知过程中使用的手段、方法,它本身并不具有认知属性。所以,如果是把教育技术学定位于“技术”,而非“教育”(俗称姓“技”,不姓“教”),并把“教育中的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将会导致逻辑起点与研究对象之间不能保持一致(违背逻辑起点的第一条补充规定性)。
⑩以“教育和技术的双重结构”为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38]“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技术’。教育技术学正是教育学与技术学的交叉和整合,它反映了‘教育中的技术’的理论、规律和方法。而‘教育中的技术’是由‘教育’和‘技术’两要素构成的,所以教育技术学科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育’和‘技术’的双重结构。”不错,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确实包含“教育”和“技术”两个要素(例如“借助技术的教育”这一逻辑起点就含有这两个要素),但是,这两个要素不是平行、并列的;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技术学最终要解决的还是教育、教学问题。“双重结构说”固然反映了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含有两个要素的客观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是这种说法将两个要素并列,主次不分,容易使人发生误解。事实上,这种“起点论”的提出者根据逻辑起点的双重性已进一步引伸出“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亦具有双重性,即教育技术学既可以是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也可以是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38]。一个学科的定位是由本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决定的,根据目前学术界对教育技术学的质的规定性的认识,似乎还难以把它归入技术学分支的范畴。
三、由教育技术逻辑起点引发的思考在探寻、分析和研究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直接影响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选择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至今尚未能在学术界取得共识,甚至有相当大的分歧,这种状况对于学科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就其中一些较为重大且带根本性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便抛砖引玉,促使人们对这些问题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中有些问题在本文开头“引言”部分介绍的争论中曾经涉及过,有些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这些问题大致包括四个方面:关于“学习起点论”与“教育起点论”的分歧;关于教育技术是定位于“技术”还是定位于“教育”的争论;关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以及关于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
1.关于“学习起点论”与“教育起点论”的分歧在关于逻辑起点的探索过程中,最大的分歧是“学习起点论”与“教育起点论”之争。这场争论本来源自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究,但是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教育技术学,其逻辑起点除了要体现本学科的个性特征以外,也要体现同属教育学科的共性。这样,就使有关教育学逻辑起点的争论(即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到底应该选择“学习”活动还是选择“教育”活动的争论)被延伸到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争论当中——其表现形式则变成: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到底应选择“借助技术(或借助媒体)的学习”还是“借助技术(或借助媒体)的教育”。显然,这里的争论焦点仍然是“学习起点”还是“教育起点”。
这场有关“学习起点”还是“教育起点”的争论,在教育学领域持续了近十多年,在教育技术领域也持续了三、四年,至今尚未有明确结论,而目前得到学术界多数人支持的“学习起点论”,事实上经不起科学的检验。在这场争论中,之所以有许多学者不能明辨是非,乃至支持了错误的观点,主要是在有关“教育”与“学习”的功能、本质以及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这样一种推论到底对不对呢?表面看似乎有理,实际上却存在问题。
关于教育的定义与内涵,可谓不胜枚举——在古今中外有关教育原理的专著、教材中,各有各的定义与说法。我们在前面给出的,则是目前国内最具代表性、且有较大影响力的、由叶澜教授在其“教育概论”中,通过总结前人经验、集各家之长而提出的定义[29]:“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教育”用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手段方法不外两个方面:一曰“教”,即传递知识与经验,使学生增长能力与才干;二曰“育”,即由教师“组织和改善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使学生通过发现及创造以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以完成‘养育任务’,促使其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39]
[40]这表明,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学习”,其内涵可能会偏于狭窄(例如,目前大学“普通心理学”教科书为“学习”下的定义是[46]:“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有的心理学家则把学习定义为[47]:“经验的获得和积累或经验结构的建构过程。”可见,心理学家们倾向于把“学习”仅仅看成个体的认知过程,认为学习只有认知属性——这也正是瞿葆奎教授论证“学习起点论”时所持的观点。显然,这样一种关于学习的定义及内涵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下面我们引用桑新民教授在综合各派见解基础上,从教育学角度对“学习”给出的、内涵相对较宽泛的定义[40]:“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桑新民指出,该定义的内涵有三个要素]:
①人的学习既是个体化的活动又是社会性的活动;
②学习内容是获取知识和经验;
③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个体身心获得发展。
2.关于教育技术是定位于“技术”还是定为于“教育”的争论
在关于逻辑起点的探讨中,另一个争议很大的焦点是,教育技术的定位到底是在“技术”还是在“教育”,即教育技术到底是姓“教”还是姓“技”?实际上,这是多年来电教领域关于“电化教育到底是姓‘教’还是姓‘电’之争”的延续。
在这场争论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认为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的学者,却都认为教育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6] [16] [8] [38];有的支持应定位于“技术”的学者甚至还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的属性是教育”[41]。这就表明,对大多数学者来说,这场争论的实质并非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还是应定位于教育之争,而是对“什么是教育技术的定位,应依据什么来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下面有必要先来澄清这个问题。
教育技术的定位,顾名思义,就是要确定教育技术(学)在整个学科(包括自然和社会学科)体系中的位置。这里应当指出,尽管在参与讨论的文章中,一般都只采用“教育技术定位(而非教育技术学定位)”的提法,但是,只要审视这些文章的观点和文中所引用的例子就不难看出,这些文章中所说的教育技术定位,就是指教育技术学或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的定位。事实上若不从学科或学科领域角度来讨论,就无所谓定位的问题(例如一般的“录音技术”、“视听技术”就从来没有人去讨论过它们的定位问题);而这里所说的定位,如上所述,是指要确定教育技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看它是处在技术学科分支还是处在教育学科分支)。所以,这里必须先为定位对象明确身份:是指“教育技术学”而非“教育技术”。
事实上,前面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如前所述,这一逻辑起点已证实为“借助技术的教育”,而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并且这一始自对象必须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保持一致。既然逻辑起点已定位在“教育”(尽管前面加了修饰词“借助技术的”,但中心词还是教育),那么整个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当然也应该是“教育”。
教育技术应当定位于“教育”而不是“技术”(即应姓“教”而不姓“技”),这本来是简单而明显的问题,为什么多年来会在教育技术界引起思想混乱呢?其原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之间还有直接的关联。
(1)将“教育中的技术”混同于“教育技术”(内部原因)
按理说,“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技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用说本领域的学者,就是一般专业人员,也不太容易混淆。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国内有个别专家宣传这种观点,加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技术学导论”教材也确认“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 [42],结果就使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逐渐蔓延开来,甚至在教育技术界得到较广泛的认同。
其实,“教育中的技术”只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所用到的各种技术,而且其中大部分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教育,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录音机、电视机不仅可用于教学也可用来娱乐)。“教育中的技术”,从本质上说还是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只是应用领域不同而已。正像尹俊华教授所指出的[42],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而“教育技术”则是有特定研究对象、范畴和领域的学科,并且属于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不是“教育中的技术”里面的某一项具体技术;也不等同于“教育中的技术”的总和或者其中若干项技术的叠加。教育技术有自己特定的定义与内涵。可见“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技术”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2)从国外引进不恰当术语造成的影响(外部原因)
第一,会误认为“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或“教育中用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的总称”。因为按照这样的名称,“技术”是中心词,而“教育”只是修饰语,因而得出这种结论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推理——这也正是国内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的主要依据。
3.关于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1)AECT94定义是学科定义还是领域定义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对94定义应如何翻译才忠实于原文
(3)对94定义应如何客观评价
[15]:
l 使我国电教界从重视教的研究转向重视学的研究;
l 从重视硬件建设、媒体使用与管理,转向重视学习过程(不仅是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建设;
l 从孤立地研究和发展技术、提供设备与技术的维修、服务,到重视技术和教育之内在结合,尤其是信息技术新环境下学习与教学模式之创新,正在孕育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教育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和新一代教师。
(4)AECT的05定义和94定义相比较是前进还是倒退
①“教学技术”的名称被“教育技术”名称所取代;
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③“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
④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相应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05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仅仅理解为“有合适技术的过程和资源”(即变成纯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若是这样,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22]第二,在“实践”之前加上“符合伦理道德的”修饰语。由于任何学科(或行业)的实践领域都应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单独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实践加上这一限制似无充足理由。正如孟红娟等人所指出的[22],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无疑是对的,但不是把它直接纳入定义而应通过制定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加以限制及约束(目前在医学领域就是这样做的)。
(5)如何给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其英文表述是:
应当指出的是,若保留原来的“教育技术”术语,则正如伊利所指出的[22]“技术的”一词不应该用来修饰定义中的其他部分,以免陷入用“技术”来界定“教育技术”的“循环定义”泥淖。但是若将术语“教育技术”改名为“技术化教育”,则“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将是非常合乎逻辑的表述。
4.关于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学科理论框架的建构任何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都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关于该学科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所要回答的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一学科(即对该学科所持的基本价值观与哲学立场);二是关于该学科的基本原理,要对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内在联系及规律作出科学的解释,即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三是关于如何运用该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它要回答的是“怎样做”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也应由这三部分组成:
二是涉及“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研究方法等,其内容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
三是涉及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知识,其内容属于“教育技术学”的应用科学部分。
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构成了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完整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南国农,电化教育理论和电教实验,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
2.章伟民,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教育传播与技术,1998年第1期。
3.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2、3期。
4.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5.李祺,曾令涛,关于我国教育界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技术研究,2001年第2期。
6.刘美凤,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6期。
7.黎加厚,e-Education :电化教育的新定义,,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8.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9.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0.任剑锋,焦建英,教育技术的多元观,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1.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12.李康,美国教学技术与我国教学论之比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3.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4.赵宏,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3年第4期。
15.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
16.冯秀琪,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17.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18.黎加厚,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与启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会论文集,2004年12月。
19.彭绍东,AECT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解读与启示,教育技术资讯,2005年第1、2期。
20.刘志波,李阿琴,AECT2004定义解读,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21.王永锋,王以宁,AECT2004教育技术新定义的简评与启示,教育技术研究,2005年第1期。
22.孟红娟,郑旭东,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3.瞿葆奎,喻立森,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1986年第11期。
24.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3、4期。
25.郭元祥,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教育研究,1995年第9期。
26.孙迎光,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讨论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12期。
27.曹世敏,教育学逻辑起点新论,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28.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9.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30.Donald P . Ely , 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 thirty years on [J] .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30(4) , 305-310 , 1999.
31.章伟民,曹揆申,现代教育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32.王亚静,教育技术理论逻辑起点初探,教育技术研究,2005年第2期。
33.江北战,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34.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35.刘美凤,教育科学群中的教育技术学,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
36.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2年5月。
37.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38.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
39.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40.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41.梅家驹,教育技术面面观,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
42.尹俊华,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3.[美]唐纳德 P. 伊利,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外语电化教学,1986年第4期。
44.刘美凤,解析美国教育技术的三条历史发展线索,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45.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47.姚梅林,学习规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
请大家继续欣赏更多的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
雅虎自称搜索范围超过google - csdn 新闻
如何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生存之二--如何让资讯转化为知识?--rational左脑
看看黑心商贩是怎么把老鼠变成乳鸽(贴图)
js的ie和firefox兼容性汇编
[转帖]QQ技术全攻略(原来简单的QQ,还隐藏着这么多秘密!)[吴店教育论坛]
知识、努力、态度-计分
情书22
MindManager的免费阅读器
背靠大树果真好乘凉吗?
日出日落,谁与我相伴---
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 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9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