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8 17:10
【摘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科教兴国”的思想,科教兴国,关键是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合当今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育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利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是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研究首先对高阶思维能力的概念做了界定,得出布卢姆教育目标认知技能分类中的后三类,即分析、评价和创造对应的能力水平即是高阶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展了这三个层级的水平,就相当于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学习内容,是不是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都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呢?本研究选择了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模块为例,对其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了空间与图形模块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知识内容。 同时,依据杜威的思维教学理论和高阶学习理论,结合空间与图形模块学习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空间与图形模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并且依据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资源理论和对话理论,笔者提出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空间与图形模块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模式,并选择空间与图形模块中具体的一节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对其进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
【图文】:

日食


这使可以利用的资源极大丰富。操作简单,使用者无需经过专业培训,就能掌握其实现化学习资源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过程的,根据上文研究,下几个模块,希望对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数字化和帮助。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环境,吸引学生的兴趣h 动画具有操作简单,硬件要求低等特点,教师自主设画具有直观性、立体型,能够生动形象的表达内容。所日食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日食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学。利用 flash 动画演示日食形成过程如图:

学习过程,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师


图 4 学习过程图示管理: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管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有关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类拓展资源。利用 Moolde 平台,,跟踪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度出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的相关信息资源的提供位置关系”的知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因为我们身边就有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利用真实的实例外,,还可以利用丰富oolde 平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师提供如图 5 所示的各类一成不变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生学习的资源,大部分都与学生问题解决相关,这样就避免时迷航。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继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浅析[J];才智;2011年20期

2 陈勤发;;也谈数学总复习[J];华章;2011年20期

3 牛帅;;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几点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3期

4 舒胜;;浅谈初中数学中全等三角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年08期

5 熊睿;;对一道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的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2011年01期

6 刘运辉;;谈初中数学的起步教学[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7 黄春润;;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8 王红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年29期

9 刘玉新;;例谈“分类讨论”[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8期

10 古澜涛;;让习惯成为提高数学成绩的动力源[J];考试周刊;2011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煜斌;;浅谈初中数学的创意法教育应用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罗德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法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罗德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法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4 易海峰;;初中数学潜能生的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罗凌燕;;对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探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罗凌燕;;对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探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石大维;李成玉;;如何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数学教学[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蔡卉;卢曦;;关于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陶斐杰;;放权让试卷讲评活起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讲评课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遵娟;上好初中数学的几点体会[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姜堰市溱潼中学 丁正东;关于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反思[N];学知报;2010年

3 河南省杞县于镇二中 乔瑞祯;在新课改中如何学好初中数学[N];学知报;2010年

4 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 黄晓明;简析初中数学的学与教[N];学知报;2010年

5 河南省项城市高寺三中 李洪堂;初中数学课兴趣教学浅谈[N];学知报;2010年

6 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初级中学 龚广友;浅谈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7 睢县后台乡初级中学九年级5班 刘肖楠;学习初中数学的见解[N];学知报;2011年

8 记者 焦新;全国中职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山东省滕州市竟技体育学校 郭继国;怎样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效率[N];学知报;2011年

10 逄山初中 于同江;如何在初中数学课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彭文辉;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清;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成营;数学符号意义及其获得能力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福胜;数学教育哲学视野下的GX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毕力格图;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濮安山;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慧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祥;初中数学《图形与变换》习题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小红;初中数学实验教材(苏科版)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玉苓;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5 江玮;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世相;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基本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唐街平;初中数学自主合作与回授提炼的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红云;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海云;初中数学学困生与学优生差异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莉;论初中数学学科的测验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3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33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