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
【图文】:
对 WBE07_ Community 的聚类分析表明:(1)在1.000 相似性比较高的层次上,44 个行动者被分为了43 类:35 号(science)和 20 号(好教师)行动者为一组,其余 42 名行动者各为一组,,即 35 和 20 号行动者最相似,最具有结构对等性;(2)在 0.962 水平上,43 号(pip-pala)和 44 号(易兰)行动者最相似;在 0.932 的水平上,29 号(龙颜)与 11 号(justsoso)相似;(3)在 0.016 相似水平上,行动者 38 号(huabaner)和其他行动者被纳入到聚类之中,说明 huabaner 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距离最远;(4) 教师王陆是在 0.772 水平上与 32 号行动者warm 合并为一类的, 说明教师王陆与 warm 在 0.772相似水平上具有结构对等性;之后,教师在 0.693 水平上与 19 号行动者 yjqiang 合并为一类, 说明教师王陆及行动者 warm 在 0.693 的相似水平上与 yjqiang 具有结构对等性; 这一结果表明, 作为学习者的硕士生warm 与教育硕士 yjqiang 都与任课教师王陆在比较高的相似水平上具有结构对等性, 即教师、warm 与yjqiang 之间的相互替代不会改变他们与其他学习者的关系,从而也不会改变整个网络结构。2.对截面相似性分析结果的多维量表描述多维量表法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
似入离者772平陆有生高 与的S)在一“远行行动者昵称 X坐标 Y坐标 行动者昵称 X坐标 Y坐标houxinqi 0.117 -0.600 晴 -1.424 -0.036zddzmh -0.126 -0.474 cnuliuwei -0.119 -0.541beifeng_hd -0.225 -0.586 dongdan 0.048 1.839好学者 -0.167 -0.637 dujing2381 0.163 -0.170沧海 1.010 0.109 juaner -0.361 -0.261dmwjr18321 -0.001 0.299 奔奔 -0.063 -0.654gjxsunrise -0.023 -0.491 龙颜 -0.169 -0.227hdczg -0.018 -0.629 大爱无声! -0.107 -0.251阿华 0.117 0.650 半人间 -0.391 -0.4692007春天 -0.306 0.907 warm 1.158 0.358justsoso -0.229 -0.097 chrislee -0.484 -0.325小冷 -0.592 1.504 周扬 -0.541 0.605阿江 -0.124 -0.101 science 0.865 1.527sunnygirl 0.033 -0.287 火焰 -0.125 -0.421weihuaixi 0.254 -0.521 王陆 1.319 0.290wyh2138 -1.358 0.294 huabaner -1.870 0.573多媒体 -0.183 0.700 lls -0.129 -1.057东方不败 0.056 -0.500 yuyao2006 1.697 0.576yjqiang 1.288 -0.290 lhh -0.425 1.265好教师 0.865 1.527 sissi 1.319 -0.910wukong -0.075 -0.597 pippala -0.144 -0.674虹猫 -0.429 -0.559 易兰 -0.103 -0.659表 1 WBE07_ Community 的多维量表坐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兴富;远程学习圈:构建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的基础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月辉,钱影;远程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张仕英;对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中形成性考核工作的一些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3 齐宏,袁薇;远程学习者学习特质与学习策略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4 刘占荣;张宇光;;开放教育“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5 吴战杰,秦健;Agent技术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6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7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8 吉雯,张君玉;开放教育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分析[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陈晓英;远程教育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6期
10 胡勇;王陆;;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吴结兵;基于企业网络结构与动态能力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徐占忱;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尹海洁;城市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斌;基于可拓逻辑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8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9 张淑娟;吴景濂与民国政治:1916~1923[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李子彪;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百晶;网络教育的成本和效益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从卫兵;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李宝敏;基于多种通讯机制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门海;黑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潘静虹;基于网络的家校互动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旭;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秋静;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连荣;支持会展业务流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宗花;基于WEB的虚拟教室设计研究与开发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彭智琨;虚拟学习社区:构筑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平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论范式与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波;郑志华;;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覃学健;李翠白;;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3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3期
4 何军;于梅英;陈雅鑫;;虚拟学习社区发展述评[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06期
5 赖文华;叶新东;;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6 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李远航;王子平;;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9期
8 李凌云;王海军;李星;;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艳;李玉斌;;虚拟社区学习动力机制研究——以新浪UC网络社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10 林青松;;基于学习交往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J];吉林教育;2008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孙晓玲;林鸿飞;;人际网络关系抽取和结构挖掘[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素南;智能技术在金融市场溢出效应和反洗钱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吴江;组织—信息系统互动动态网络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军;面向区域在职教师协同成长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邵晨龙;基于资源聚合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聪;高等特殊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肖锋;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彤彤;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艳艳;促进知识建构的虚拟学习社区动物学交互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8 宁玉文;基于Web2.0的医学虚拟学习社区门户设计与实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彭超云;基于Web3D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蒋海彬;基于SharePoint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与实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6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