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体验情境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攀峰;;论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学目的观[J];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易连云;邓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汪才明;论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葛贤平;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评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于忠辉;论教育生态平衡与素质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李红英;三种主流课程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朱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郑富兴;德育情境的建构──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李太平;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及其思想根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夏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婧;战后美国合作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5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温永权;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大鸣;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体育的迁移价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桂莲;高中英语情境教学应用研究——我的教学实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2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议[J];中小学管理;1997年03期
2 ;张睿:学校德育应重视道德之知的传授[J];中小学德育;2011年08期
3 周艳荣;;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汉仕;;高校心育课的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孟杰;;多媒体下的德育评价新法[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3 陈红梅;;反思性教学的探索[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江芸涵;德育课开卷考 综合实践课成必修[N];四川日报;2010年
2 罗国杰;应切实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N];人民日报;2004年
3 竹心;教育可以有多种方式[N];西安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本版编辑 记者 徐光明 董康 程墨;懂得知恩报恩 树立信仰信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续梅 沈祖芸;均衡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新重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汪伟;弘扬高尚师德 做教书育人模范[N];天津日报;2007年
8 宋全政;泰安学校德育让学生“动”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通讯员 何源 王辉;德育怎样出实效[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专栏记者:丰捷 本期策划:汪大勇 王保纯;成人成才:孰先孰后?[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东华;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林加挺;德育课程体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伟;青少年“网络德育”及其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6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76824.html